特朗普開始重塑美聯儲決策層

美東時間8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公佈,選定現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接替剛剛空出的美聯儲理事席位,任期至2026年1月31日。

美聯儲理事會由7名成員組成,理事直接影響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的決策。FOMC每年會舉行8次定期會議,成員會評估當前的經濟狀況,包括通貨膨脹和就業數據,以決定是否調整利率。

前理事阿德里安娜·庫格勒在本月初意外離任,讓特朗普獲得了在明年中期選舉之前佈局美聯儲決策層人事的良機。

出生於1984年的米蘭擁有哈佛大學經濟博士學位,師從馬丁·費爾德斯坦,在私人部門和聯邦政府裡都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相對於75歲的哈佛“師兄”、白宮貿易與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來說,米蘭的優勢在於能夠結合理論與實踐,提供切實可行的經濟政策建議。

就在去年11月特朗普當選總統之後,米蘭發表了題爲《重塑全球貿易體系的用戶指南》的文章,主要針對美國面臨的“強美元與貿易失衡”問題提出政策建議,他提出的國防驅動策略是特朗普美國再度工業化路線的核心環節,因此也被稱爲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經濟政策的“總設計師”。

米蘭還曾在公共場合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推崇的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提出過尖銳批評,還指出財政部減少長期債券發行比例壓低了長期收益率,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壓力持續。

自第二次入主白宮以來,特朗普就反覆要求鮑威爾辭職,原因是美聯儲沒有按照他的要求進行降息,但苦於沒有法律依據撐腰。特朗普希望通過降息來對衝關稅政策負面影響、緩解政府債務壓力,以及擴大行政權力。‌

鮑威爾的任期將於‌2026年5月‌結束,一直頂着特朗普要求他辭職的巨大壓力,但堅持表示不會提前卸任。

特朗普近期還在繼續尋找鮑威爾替代者人選,目前已針對3位候選人啓動了面談程序。

這3名候選人均爲特朗普的“意識形態盟友”,分別爲曾任美聯儲理事(2006–2011)的凱文·沃什、特朗普首個任期內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凱文·哈塞特,以及美聯儲現任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

從特朗普青睞的人選來看,美聯儲接下來可能更加“鴿派”,9月降息的概率進一步上升。另外,預計他也即將宣佈提名勞工統計局局長人選。就業數據也是美聯儲議息的關鍵參考因素之一。

FOMC將在‌9月16日、10月28日、‌12月9日召開3次議息會議。分析師表示,本輪聯邦政府財經領域人事任命,將決定美聯儲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基調,同時也可能破壞其獨立性,導致全球資本信心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