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大放軟話,我們如何應對最有利?

雖然我們早已習慣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善變和不確定性,但他昨天突然對我們身段放軟、言語放軟,軟化的速度和幅度,還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料。

因爲就在幾天前,特朗普將我國商品的關稅,加徵到145%。

美國白宮還發出一篇文章,說美國對我國部分產品的關稅,達到了245%。

特朗普則在公開講話中,稱我們爲貿易敵對國家。語氣強硬,敵意很濃。

因此我們都做好了,跟他打關稅持久戰的準備。

結果言猶在耳,僅僅幾天時間,特朗普在接受採訪時,語氣和立場。就有了180度大轉彎。

他主動提出將要大幅下調,對我國商品徵收的高進口關稅,當然他也強調了關稅不會降到0。

他同時還表示,自己以後不會再刻意擺出,對中國的強硬姿態,會用非常友好的態度來對待我們,而我們也會友好相待。

也就是說,特朗普迴歸了過去,貿易談判歸貿易,利益糾葛歸利益,但不破壞場面上的友好和禮節這種狀態。

如果說特朗普的反覆無常,已經被我們所習慣,甚至許多人都不願意聽他的跳言論。

那麼相對的,美國政府官員的表態,或者更能代表特朗普團隊整體的對華方針與態度。

在特朗普對我們軟化的同一天,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在美國首都舉行的一場投資會議上,公開表示當前中美的關稅稅率,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

貝森特也認爲中美會達成一項全面的貿易協議,但他比特朗普更加悲觀的一個論調,是說這個談判過程會很艱難。

特朗普和美國財政部長,同一天對我國釋放降關稅和希望儘快談判的信號,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才更有利呢?

我認爲相比較特朗普的反覆無常,我們展現的越不動如山,不加理會,越有利。

這種應對,與目前網絡上一些聲音區別很大。

有部分人認爲,過去特朗普對我國濫施關稅,不斷加碼,美國每加碼一次,我們也對等反制一次。

但同時,我們並沒有主動的挑釁和升級對抗。

那麼按照這一邏輯,特朗普每揮一拳,我們也會回一拳。

那麼特朗普做出態度軟化,做出降低關稅的表態,按照對等原則,我們這邊是不是也應該,立刻放軟身段至少向美國釋放出願意儘快談判的信號呢?

我認爲,我們當前對特朗普與美國財長,釋放的緩和信號無動於衷,主要基於四方面的原因考量。

第一原因,我們不能踏入特朗普刻意製造的邏輯陷阱。

特朗普昨天的表態,強調對華的關稅會大幅下降,但不會降到以前的水平。

也就是說這個大幅下降,是在關稅已經大幅提高到125%之後,以此爲基準線的下降。

而最終談判之後的結果,很有可能比特朗普發起關稅戰之前的結果,還要高一些。

這樣的談判背景,和談判預期都是我們不可接受的。

這就好像一個兇狠的惡霸,衝到你面前,高喊着要打你十拳,於是你強硬的嚴陣以待。

然後他突然間放軟話,說只准備打你五拳了。那麼這時候你是不是就應該笑臉相迎,向他釋放善意開始談判?

這顯然是惡霸,首先強加了一個要打十拳的霸凌條件。

在這樣的漫天要價下,無論落地還多少錢,都是美國受益,我們吃虧。

我們是絕不會上這個當的。至少要惡霸軟化到將打十拳的惡意全部收回,還要釋放善意好好談後續合作,纔有可能開啓和對方的談判。

中美之間同樣如此。特朗普先獅子大開口,將關稅加到145%,然後在心理預期通過談判,通過我們讓利並且捨棄一些核心利益,他纔將145%降到50%。

這樣的談判預期,我們能接受嗎?

不能!所以我們壓根不會在此背景下開始談。

至少要讓特朗普將今年4月份以來對等關稅的這一嘴巴,自扇耳光的收回去之後,纔會開始談判。

第二原因,是特朗普的反覆橫跳,毫無公信力和信譽,讓我們預判,在此時此刻和美國政府談達成的任何協議,都沒有長期價值。

那在這種環境下的談判,還不如不談。

特朗普的反覆橫跳和情緒化,在我們過去觀察世界各國領導人的樣本中,從未見過。

但如果我們把他放到日常生活中,無論我們遇到的同事,或者談判的甲方,甚至公司的領導。這樣的人並不少見。

他們反覆橫跳,左右搖擺,提出各種複雜的要求來折磨你。

直到最後,你才發現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對付這種人,你越認真,應變效率越快,最後被反覆折騰得越慘。

就像一個甲方,對你的設計方案提出了十幾版改革意見。

最終的結果是你熬夜加班數週,他最後拍板第1版的效果最好。

應對這樣的甲方,相反是不動如山,對他的反覆橫跳不予理睬;給出第1版方案之後,就不理他;瀟瀟灑灑過了幾周之後,他提的任何改進意見,你都不改。

最終的結果,還是第1版方案勝出。

因此特朗普自以爲他的反覆橫跳、極限施壓能夠增加自己的談判籌碼,但實際上這樣喪失公信力的行爲,會讓任何一個他的下屬或者他的談判對手,都選擇敬而遠之,以拖待定。

都不理睬他,讓他作妖,作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拉長時間線,才能夠準確的判斷出他的真實需求。

也是在給時間,讓他自己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而他的實力,又只能得到什麼。

面對漫天要價、左右橫跳的特朗普政府,我們只需要靜觀其變,讓他四處碰壁,去除掉自身的浮躁和傲慢之後,再開啓相對有誠意的談判。

第三原因,是日本主動送上門談判,卻給世界呈現了一個,極爲糟糕又恐怖的樣板。

美國財長貝森特,曾經公開向全世界喊話:第1個談判的會達成最優協議。

目前公佈的美國和日本的談判,美國對日本的全方面收割,全方面壓榨,條件比當年讓日本失去最慘30年的廣場協議,條件還要嚴苛數倍。

日本的遭遇告訴全世界,越早迴應特朗普談判,越讓特朗普團隊感到有誠意想達成協議,有機可乘,特朗普政府的條件就會越苛刻。

收割的鐮刀,也會越鋒利。

第四個原因,特朗普最喜歡在全世界吹噓的,是他善於達成協議的談判能力。

歸結爲一本書,就是他年輕時候所寫的那一本《交易的藝術》。

在那本書的封面,寫着特朗普作爲座右銘的一句話。

【在交易中,你可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看起來急於達成交易。】

通俗的講,就是在談判中,越急於妥協的,越處於被收割的位置。

越從容淡定的,才能收穫越好的協議和結果。

很顯然。當前中美關稅戰呈現的狀態,就是我們不動如山,從容應對;而特朗普反覆橫跳,急得跳腳。

當前形勢,特朗普是最想達成協議,最急於妥協,去挽救美國6月美債危機的那個人。

特朗普此時,就是他所信奉的《交易的藝術》中,最終被收割的反面教材。

因此,我們要讓這種急迫與從容的對比,延續下去。

給特朗普的內心,打上【中美博弈中,他是更急於達成協議哪一個】這個思想綱領。

因爲以上四方面的原因,所以面對特朗普的突然放軟話,我們緩和以對,或者更加強硬的加碼,顯然都不是最優解。

恰恰我們雲淡風輕,從容應對,纔會在未來的中美博弈中立於穩贏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