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條例 立委盼提高健保撥補

熱門話題

行政院今年4月24日通過4100億元規模的特別條例,最快今天(11日)在立法院進行審查,其中200億元將撥補至健保,多位醫藥背景立委表態支持,但希望提升預算配比,才能真正改善健保困境、提升醫療韌性。

立委陳菁徽表示,特別條例中撥補健保200億的用意很簡單,就是爲了暫時紓解臺灣健保的壓力。回顧立院去年通過的決議案,中央必須在今年上半年守住0.95的健保點值,但醫界反映,最新一季的點值連0.9都難達到,同時,健保署雖提出百億留任醫護人員措施,但明顯不足以解決臺灣醫療面臨的急診壅塞、醫師及護理師出走等情況。

陳菁徽5月提出臨時提案,爭取將特別條例中撥補健保的預算從200億提升至500億,進一步提升醫療韌性、全面推動擴大癌症篩檢、百億癌藥基金、長照3.0升級、健保財務改革等重大政策。但衛福部答覆報告內容完全沒提到向主計總處爭取的過程,也不表態希望預算再增加的立場,讓醫界心寒。

林憶君立委表示,臺灣民衆黨團認爲,在匡列4100億元經費預算下,應以人民優先、健保優先、勞保優先及財政紀律優先,因此主張撥補健保金額應提升至370億,讓整體預算規畫更合理,補足當前健保財務缺口,並協助衛福部履行承諾,達到健保點值0.95的目標。

林憶君強調,面對人口老化、醫療人力緊縮、藥價飆漲等挑戰,必須採取特別預算作爲快速調整與補強的工具,挹注健保370億元是在確保健保點值達到0.95,且財政無虞的情況下評估出來的金額,讓未來2到3年穩定醫療收支。

蘇清泉立委也認爲,200億元撥補健保實在太少。目前藥品佔健保支出約28%,很快就會超過30%,勢必排擠其他醫療支出;一旦美國針對進口藥品提高稅率,我國健保可能出狀況,這是嚴肅的問題。

蘇清泉因而在財政委員會、經濟委員會都提出附帶決議,要求至少50億元用於支持國內製藥業。他指出,臺灣生產的原料藥品質好,但市場小、成本高,本土藥廠買不起,都銷往美國,若要提升醫療韌性,勢必將國產原料藥留作自用,以因應一旦發生戰爭或天災,國外原料藥無法進口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