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資料照/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立法院於今(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其中明定健保基金撥補預算不得低於各期特別預算總數之12%,並附帶決議將健保基金優先用於增進我國藥品供應韌性,醫界表示高度支持,此兩項附帶決議不僅止於「財務撥補」,更象徵國家對於健保制度韌性重建與醫療體系永續發展的戰略重視。

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當前全球政經局勢不穩、美中科技與關稅角力升溫,加上美國川普總統推動「最惠國藥價政策」,對臺灣藥品供應鏈及全民健康權益形成實質威脅。臺灣健保制度過去在有限財源下維持高品質與高可近性,已面臨沉重壓力,若不及時強化健保基金的財務體質與藥品供應韌性,將難以因應即將到來的多重挑戰。

臺灣每年自美進口藥品超過250億元,洪子仁強調,面對原料藥成本高漲、供應鏈中斷風險加劇,將健保撥補資源優先用於強化在地製藥、原料藥自主、必需藥品儲備及新藥臨牀與CDMO發展,正是確保國家健康安全的前瞻關鍵。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特別肯定立法院國民黨團推動此附帶決議,反映民意、關懷民生,也落實從源頭穩定藥品供應的政策理性。

條例亦明定各期特別預算對健保基金之挹注比例不得低於12%,洪子仁認爲,對於當前健保總額不足、醫療體系人力吃緊、病牀壅塞情形,將提供關鍵緩衝與支撐資源,這不僅有助於強化全民健康保障,更能推動智慧醫療、長照整合與照護體系轉型升級,迴應高齡社會與多元健康需求。

臺灣醫務管理學會也呼籲,行政部門儘速啓動相關規劃,落實藥品韌性指標、擬定預算分配機制,並與產官學研攜手,厚植本土製藥產業能量,打造自主、安全的用藥及優化醫護人員執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