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公車全面汰換車機 明年1月起支援行動支付

桃園市政府爭取交通部補助,全面汰換桃園公車車機,明年1月起可使用行動支付搭車。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1名公車司機日前爲車資爭議打傷學生各界譁然,公車多元支付方式不足也成話題,民代認爲問題未解,類似情況恐一再重演,促市府檢討改進;桃園市交通局表示,已爭取中央補助,明年1月就能全面提供掃碼支付服務。

上個月22日傍晚,桃園1名公車司機懷疑1名付現金搭車的學生未支付足額車資,因對方要求補足差額未果而拒絕提供服務,又爲此與另1名學生爭吵,遭嗆「數錢都不會,這輩子就這樣了」,於是衝下車暴打嗆聲學生;打人影片曝光後,該名司機立即被業者解僱,也被檢察官起訴傷害罪並求處重刑,但風波未歇,本月初有醉漢持螺絲起子攔公車揚言替學生報仇,險傷其他公車司機。

桃園市議員謝美英直指桃園市民卡APP改版成效不彰,未能整合市府各局處資源,也沒辦法搭公車,讓「一機在手、數位生活」淪爲口號。她表示,桃園高喊「科技市長」、「科技城市」,卻靠司機目視投幣狀況,連辨別技術都沒有,無法投幣後直接判斷金額,如何能保障司機也保障乘客?

桃園市議員李宗豪也說,桃園公車目前僅支援實體票證支付,對習慣以手機付款的年輕族羣及外地旅客不便利,盼市府儘快解決問題並推行動支付優惠,以實質誘因鼓勵民衆轉向電子支付。

交通局表示,目前公車的車機只支援感應支付,想要支援行動支付,必須汰換成有鏡頭、可掃手機條碼的新機型,經盤點,全市共有755輛公車需要汰換。新款車機單價從5萬元到6萬元不等,已爭取到交通部公路局每部車機最高補助5萬8500元,差額部分由業者支付,預計今年底完成換裝,明年1月就能提供悠遊付、iPass、iCash等行動支付。

不過,交通局也坦言明年初上路的行動支付因程式設計與整合尚未周全,暫時只能刷全票搭車,預計明年7、8月纔會結合市民卡2.0提供乘車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