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公車汰換車機 明年起可掃碼支付

桃園公車目前只能收現金或刷實體票證,市府爭取中央補助,正陸續汰換車機,明年1月就能掃碼付車資(示意圖)。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1名公車司機日前爲車資爭議打傷學生各界譁然,公車多元支付方式不足也成話題,民代認爲問題未解,類似情況恐一再重演,促市府檢討改進;桃園市交通局表示,已爭取中央補助,明年1月就能全面提供掃碼支付服務。

上個月22日傍晚,桃園1名公車司機懷疑1名付現金搭車的學生未支付足額車資,因要求補足差額未果,拒絕提供服務,結果遭另1名學生嗆「數錢都不會,這輩子就這樣了」。該名司機氣不過,衝下車暴打嗆聲學生,結果不僅丟工作,也吃傷害官司。

公車司機傷人引發熱議,桃園市議員謝美英直指桃園市民卡App改版成效不彰,未能整合市府各局處資源,也沒辦法搭公車,讓「一機在手、數位生活」淪爲口號。她表示,桃園高喊「科技市長」、「科技城市」,卻靠司機目視投幣狀況,連辨別金額的設備技術都沒有,如何保障司機也保障乘客?

桃園市議員李宗豪說,公車目前僅支援實體票證支付,對習慣以手機付款的年輕族羣及外地旅客不便利。

交通局表示,目前公車的車機只支援感應支付,想要支援行動支付,必須汰換成有鏡頭、可掃手機條碼的新機型,經盤點,全市共有755輛公車需要汰換。新款車機單價從5萬元到6萬元不等,已爭取交通部公路每部車機最高補助5萬8500元,不足部分由業者負責,預計今年底換裝完畢,明年1月就能使用悠遊付、iPass、iCash三大行動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