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車格智慧化 行動支付拚達3成

桃園市有近2萬路邊收費停車格,爲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效率,2025年將全面建置「地磁輔助設備」。(蔡依珍攝)

桃園市有近2萬格路邊收費停車格,爲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效率,交通局要推智慧開單,已於農曆年後開始建置地磁,年底前全面完成。因應超商代收費高,每年約要付3000萬元,今年也將力推行動支付,搭配新改版的市民卡APP繳費享折上加折,盼至少提升5%、達3成以上使用率。

交通局停管科指出,全市有2萬6749格路邊停車格,其中有1萬9709格要收費,去年底順利完成路邊停車委外開單勞務契約的招標作業,將全面建置「地磁輔助設備」,除能智慧開單,也能透過在席偵測,於「桃園輕鬆GO」APP中顯示,讓市民找車位更方便迅速。

另外也會在人行道充足的空間,建置6000個「智慧停車柱」,透過影像自動辨識偵測車牌,拍照佐證結算停車費,完全不用人力,2種智慧開單設備預計今年底完成。

停管科也提到,民衆持紙張單據到超商繳費,市府要支付超商4.3元代收手續費,若到超商印製補單更高達4.5元,每年支付給超商高達3000萬元,但是透過行動支付,每單代收手續費只需要0.5元,因此搭配智慧開單,今年將全力推行動支付。

交通局長張新福表示,目前正着手規畫中,預計下月推出行動支付繳納停車費的優惠活動,若搭配市民卡2.0APP,可再享折上加折。他指出,目前全桃園市行動支付代收比例約爲26%,希望透過優惠活動,將全市使用行動支付比例全面提升5%,達到雙北行動支付佔3成以上的目標。

張新福說,藉由推出加碼再加碼優惠活動,希望能將方便又省錢的服務推廣給市民,市府也能節省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