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移工產婦上百萬醫療費…收容機構1句話 臺大名醫直呼:被騙了
臺大婦產科名醫施景中提到,日前替一名嚴重的植入性胎盤產婦動刀,無奈對方是逃逸移工無力償還逾140萬元醫療費。示意圖/ingimage
救人是醫生的天職,但如果病患無力償還醫療費呢?臺大婦產科名醫施景中提到,日前替一名嚴重的植入性胎盤產婦動刀,無奈對方是逃逸移工無力償還逾140萬元醫療費,負責的收容機構只能償還8萬。雖然醫院面臨高額呆帳,但施景中強調若時間倒轉,「當然還是會先救人」。
施景中在臉書發文,他回憶日前收容機構帶來一名逃逸移工,對方當時已懷孕34周,且有嚴重的植入性胎盤,當下施景中就向孕婦以及機構人員坦言,以孕婦的狀況加上沒有健保,「開下去幾十萬一定跑不掉」。
不過,陪同懷孕移工就醫的機構護理人員直言,「施醫師,您就放心的救人吧,過去也有一個收容的小朋友腦瘤開刀,花了100多萬,我們也是去幫小孩募款付錢。」衝着機構人員這句話,施景中便依據孕婦狀況安排開刀以及後續治療,等到移工和孩子要出院時,施景中一查移工的醫療費高達92萬,孩子住加護病房2周的費用也有50多萬。
想不到此時向當初的收容機構說明狀況時,對方先是藉故掛電話,接着施景中透過醫院社工室聯絡對方,但機構坦言最多隻能出8萬,等移工出院當天,機構僅派人帶回移工母子,「對於帳單完全不理會」。
對於收容機構180度轉變的態度,施景中直呼「感覺被這個機構的人騙了」,不過若時間倒轉,施也坦言「當然還是會先救人」。他表示,孕婦的狀況十分嚴重,若不是由臺大有經驗的團隊開刀,手術成功機會十分渺茫。但施景中也指出,若收容機構一開始就坦白沒辦法付醫療費,至少能先募款或想其他方法,這筆逾140萬的醫療費就不會成爲臺大的呆帳。
對於逃逸移工,施景中在文末呼籲,雖然逃跑可能可以賺到更多錢,「但是沒有全民健保的保障,萬一生病,把全部賺來的錢賠進去也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