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麪包再現食安問題 業績持續承壓

近日,“麪包第一股”桃李麪包旗下公司生產的醇熟切片面包被曝抽檢出菌落總數超標。記者梳理髮現,桃李麪包不僅屢次觸碰食品安全紅線,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也頻亮“紅燈”。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質量問題的頻發,公司業績開始承壓,去年以來營收和淨利潤持續滑坡。

山東桃李公司被罰沒1.3萬元

7月2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佈最新一期食品抽檢通告,共有35批次樣品抽檢不合格,其中1批次北京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委託山東桃李麪包有限公司(下稱“山東桃李公司”)生產的醇熟切片面包被抽檢出菌落總數超標。

信用中國官網披露的相關行政處罰信息顯示,2024年4月28日,市場監管總局通過網絡在抖音桃李糧油旗艦店(抖音網店)天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監督抽檢醇熟切片面包樣品,抽樣數量爲16袋,菌落總數項目不符合要求。山東桃李公司收到初檢檢驗報告後,向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異議,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經審查出具了 C2024156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異議結果通知書,對其提出的檢驗方法異議不予認可。該批產品一共生產了498袋,成本價是3.5533元/袋、平均銷售價是5.11元/袋。2024年10月16日,山東桃李公司被泰安市岱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改正,罰款1萬元,沒收違法所得3096.2元。

據瞭解,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不是致病菌指標,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衛生狀況。如果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會加速食品腐敗變質,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糕點中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也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或儲運條件不當等有關。

針對產品抽檢不合格一事,桃李麪包7月26日在官網發佈致歉信稱,其收到通知後立即展開排查並採取整改措施,包括配合上級監管部門完成對工廠的檢查及排查、對該批次產品履行了召回及賠償程序等。

上市後營收首次出現下滑

桃李麪包前身是瀋陽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1月23日。公司主要經營麪包、糕點,以及月餅、糉子等季節性產品,截至目前擁有35家子孫公司,已在全國市場建立起31萬多個零售終端。

記者注意到,桃李麪包旗下公司並非首次出現食安問題。2022年7月,天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天津桃李公司”)因某批次產品中1袋純蛋糕混有飛蟲異物,被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罰款5萬元。經排查,出現飛蟲異物的原因爲當事人蟲害控制工作不夠徹底。

此外,桃李麪包旗下公司在安全生產方面亦暴露風險。2024年3月,因儲存危險物品未採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以及佔用、封堵生產經營場所出口,浙江桃李麪包有限公司被責令限期改正,罰款5.5萬元。2022年5月,天津桃李公司因未在有較大危害因素的配電櫃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誌,被天津市西青區應急管理局罰款2萬元。

2024年,桃李麪包營收60.87億元,同比減少9.93%,系自2015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下滑;歸母淨利潤5.22億元,同比減少9.05%。去年,該公司麪包及糕點的銷量同比下降12.17%至33.15萬噸。

2025年第一季度,桃李麪包營收12.01億元,同比減少14.20%;歸母淨利潤0.84億元,同比減少27.07%。分區域看,除華中地區有所增長外,其他各區域營收均下滑。華創證券研報指出,桃李麪包第一季度毛利率爲21.97%,同比減少1.13pcts,預計一是營收下滑致規模效應減弱,二是2024年底長春、廣西、河南基地密集投產,折舊攤銷壓力體現。

採寫:新快報記者 林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