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店主低價轉售課程賬號 法院判賠6000元

近日,鐵西法院審結了一起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案。四平鐵西法院審理認定,淘寶店主範某某低價轉售“叫叫”課程賬號的行爲構成不正當競爭,一審判決其賠償著作權人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成都某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6000元。

據法院審理查明,成都某公司擁有“小雞叫叫”系列IP及叫叫閱讀、叫叫英語等多款產品,經過多年運營已形成一定品牌影響力。其“叫叫”系列課程在天貓旗艦店售價爲1800元/階段,但範某某經營的淘寶店鋪“正品折扣店鋪呀”卻以350元起的價格售賣該課程拼課賬號,另以399元起銷售相關教具,兩款商品分別售出14件和23件。

經查,範某某先以1270元/份的價格購買課程激活碼兌換官網課程,再通過提供共享賬號的方式向消費者轉售。而成都某公司的用戶協議明確規定,課程賬號所有權歸公司所有,用戶僅獲得使用權且不得向第三方轉讓、出售。庭審中確認,涉案商品鏈接已下架。

法院指出,範某某的行爲既違反了用戶協議約定,也破壞了公司的經營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其以遠低於官方定價的方式轉售賬號,主觀存在過錯,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道德,構成不正當競爭。考慮到“叫叫”品牌知名度、侵權規模及維權合理開支等因素,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此案爲數字內容領域的賬號共享、拼課等行爲敲響警鐘。法律界人士提醒,數字產品用戶應遵守平臺協議,切勿擅自轉售賬號;平臺方也需加強賬號管理,維護知識產權及市場秩序。

法官提示:網絡出售拼課賬號絕非“共享經濟”或“省錢妙招”,而是一條踩在法律紅線上、風險極高的歧途。對於賣家,它是違法行爲,可能面臨高額賠償;對於買家,它是一場沒有保障的、隨時可能泡影破滅的交易;對於平臺,它是需要嚴厲打擊、堅決維權的侵權行爲。無論是出於守法還是規避自身風險的考慮,消費者都應遠離此類交易,選擇通過官方正規渠道獲取課程服務。

來源:四平市鐵西區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