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破獲廢棄物走私案!業者遭起訴 4000噸廢塑膠險流入海外
不肖業者於貨櫃後半段堆放髒的廢塑膠混合物,前段以乾淨塑膠物料當掩護,以企圖逃避查驗。(圖/環境署)
爲嚇阻不肖廢棄物業者,中央及地方政府組成臺中國土保育團隊,並於去年1去在關務署臺中關成功攔截總重量約1000公噸的56櫃非法廢塑膠混合物輸出,深入調查發現業者原預計輸入馬來西亞,並於臺南倉庫發現還有3000公噸廢棄物,今年7月檢察官也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刑責規定起訴6名業者。
臺中國土保育團隊由法務部臺中地檢署、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臺中市環保局等共11個機關參與組成,近3年累計查扣犯罪不法所得近8億元,並於25日於財政部關務署臺中關禮堂舉辦「破案記者會」,共同宣示「結盟執法 守護國土」。
臺中國土保育團隊由法務部臺中地檢署、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臺中市環保局等共11個機關參與組成,近3年累計查扣犯罪不法所得近8億元,並於25日於財政部關務署臺中關禮堂舉辦「破案記者會」,共同宣示「結盟執法 守護國土」。(溫予菱攝)
環境署長顏旭明表示,單純廢塑膠是可做爲產業用料循環再利用,可辦理出口或在臺灣再利用,但廢塑膠混和其他雜物則屬一般廢棄物,依規定不能出口,此次接獲臺中關反映有違法廢棄物貨關出口,經同仁稽查發現,多屬廢塑膠混合物爲不能出口,並整理相關資料後報請臺中是地檢署偵辦。
顏旭明說,該案總共查獲56個貨櫃,將近1000公噸塑膠混合廢棄物,再循線追查上下游時發現,業者在臺南地區倉庫還有約3000公噸塑膠混合廢棄物未處理,若該案件未查獲恐將有將近4000公噸廢塑膠物流入馬來西亞或其他國家,也補充此次查獲依據《廢棄物清理法》,最高可處業者1000萬元,行爲人則可處1年至7年有期徒刑。
臺中地檢署檢察官陳祥薇說明,去年11月指揮相關機關偵辦,經查發現不法業者以合法掩護非法,將非法收受廢塑膠混合物堆放於再利用機構廠房,再以產品名義伺機闖關,且業者十分狡猾,裝櫃輸出前刻意將髒的廢塑膠混合物堆在會櫃後段,前段以乾淨塑膠物料當掩護,以企圖逃避查驗。
陳祥薇說,經營合法應用材料公司連嫌與開設人頭公司的林嫌合作,持續在1年間將廢塑膠破碎後闖關,雖然他們表示,大馬有業者可以將廢塑膠轉製爲再生燃料,但仍疑點重重,且臺中關目前尚擱置168個貨櫃、臺南倉庫則約有3000公噸違法廢棄物,已要求業者處理,並於7月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刑責規定起訴6名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