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廚餘大峽谷恐變廚餘山?何欣純提5建議去化 環保局長回應了

臺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昨進文山掩埋場視察,並說明,臺中熟廚餘目前送4處指定掩埋場,穩定去化無虞屑。圖/陳宏益提供

全臺禁廚餘養豬,立委何欣純今指出,大家最關心臺中每天200噸的廚餘如何去化?「廚餘大峽谷會不會變成廚餘山?」引發市民擔憂,盼市長盧秀燕說清楚,減少恐慌。臺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說明,臺中熟廚餘每年約3.5萬公噸,目前送4處指定掩埋場,穩定去化無虞。

何欣純說,廚餘去化的難題,她提供五項建議,短中長期可行的方向:生丶熟廚餘分類要確實、鼓勵儘量不要「剩食」、廚餘車補助配置GPS,確定足跡路線、以大場帶小場方式,多處建立「㕑餘共同高溫烹煮中心」, 政府給予補助並嚴格要求。同時規劃廚餘轉化生質能源廠相關係統、學習各國先進技術、以技轉方式協助國內廚餘再利用轉制飼料等五項建議。

何欣純說,廚餘去化的難題,她提供五項建議,生丶熟廚餘分類要確實、鼓勵儘量不要「剩食」、廚餘車補助配置GPS確定足跡路線、政府補助大場帶小場多處建立「㕑餘共同高溫烹煮中心」並嚴格要求,規畫廚餘轉化生質能源廠相關係統,以技轉助國內廚餘再利用轉制飼料。

何欣純指出,這段時間有三類民衆最弱勢、生計受衝擊也最大,肉品拍賣運送物流的從業人員、小規模傳統市場豬肉攤商、以及依靠溫體豬肉爲食材的小吃、餐廳業者,此刻則要求經濟部、財政部要定出協助方案丶稅賦減免等措施,一起度過非洲豬瘟疫情難關。

陳宏益說明,臺中熟廚餘每年約3.5萬公噸,市府比照4年前防疫期間作法,進后里、沙鹿、文山、霧峰等4處指定掩埋場堆肥,截至昨天中午,累積進場111車次、收受246.55公噸廚餘,穩定去化無虞。

立委何欣純(中)。圖/何欣純服務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