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化產業面臨挑戰 文策院定調3方向邁向國際舞臺

臺灣文化內容策進院新任院長王敏惠(左)於25日出席媒體見面會。右爲文策院董事長王時思。(李侑珊攝)

南韓靠文化內容產業翻身,K-POP更成全球流行象徵。臺灣文化內容策進院新任院長王敏惠25日首度與媒體見面時指出,國內業者多屬中小型,作品多爲單一專案,雖具獨特性卻難以累積效益,這是臺灣文化產業的挑戰。她強調,未來三年將聚焦「產業化、國際化、規模化」,帶動業者逐步商業化。

王敏惠具多年財務與文化投資經驗,她表示,文化內容要在國際市場站穩腳步,必須經過長期練習與累積,南韓也是如此走過來。文策院將透過投資、輔導與資源連結,協助業者逐步建立商業思維。

對於外界關注文策院投資虧損逾2億元一事,王敏惠迴應,投資回報固然重要,但更核心的是協助產業強化體質,學習市場規則。

文策院董事長王時思也強調,文策院投資的意義不僅在財務獲利,而是提供嘗試與磨練的機會,讓臺灣文化內容能量更爲豐沛。

在國際佈局方面,王敏惠指出,將推動合資合制、拓展海外通路,並從單點支持轉爲系統性鏈結;同時協助業者健全財務結構,鼓勵股權募資,提升營運韌性。她強調,唯有持續累積,才能讓臺灣文化內容邁向國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