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體內塑化劑竟比歐美高7倍 醫點名十大陷阱:吃飯不要滑手機
生活中隱藏許多「塑化劑陷阱」,包括邊滑手機邊吃東西。示意圖/AI生成
塑化劑廣泛應用於日常用品,恐對健康造成威脅。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有研究發現臺灣人體內的塑化劑濃度,竟比歐美人高出2至7倍。事實上,塑化劑屬於環境荷爾蒙,會透過食入、吸入或皮膚接觸進入體內,不僅干擾內分泌與代謝,還與乳癌、子宮內膜癌相關,甚至會傷害腎臟,加速腎病變。
洪永祥在臉書發文指出,塑化劑會引發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誘發腎小管細胞死亡,長期累積會導致腎臟硬化、功能不可逆流失。同時,它也會加劇肥胖、胰島素阻抗與高血壓,這些本就是慢性腎臟病的重要風險因子。
他提醒,生活中隱藏着許多塑化劑陷阱,以下10種習慣尤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