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光復80週年 管中閔:抗戰歷史能證明國民黨在臺正當性的重要資產
國民黨昨天舉辦「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80週年」座談會,臺大前校長管中閔受邀出席。圖/取自管中閔臉書
國民黨昨天舉辦「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80週年」座談會,臺大前校長管中閔受邀出席,他表示,有些人總說,臺灣過去是日本殖民地,並未參與抗戰,對紀念抗戰一事當然無感。但日本侵華始自甲午戰爭和乙未割臺,日本侵華的歷史,也正是臺灣淪爲殖民地的痛史。
管中閔在臉書摘要他發表演說的內容,他表示,今年是對日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80週年,也是乙未割臺130週年。8年抗戰是關係中華民國存亡與中華民族延續的生死之戰,因爲抗戰的艱苦奮鬥與最後勝利,中華民國方得以躋身同盟國四強,參與開羅會議和波茲坦宣言,確定了臺灣將從日本殖民地的身份解放出來。我們身在臺灣,對此當有特別的感受。
他說,從乙未戰爭,到羅福星、餘清芳等領導的抗日鬥爭,原住民同胞的太魯閣和霧社抗暴,以及蔣渭水領導的民衆黨和簡吉等領導的農民組合,臺灣抗日行動始終不絕如縷。抗戰爆發後,更有許許多多臺灣民衆自動投身抗戰的行列,都展現出強大的民族氣節。
管中閔表示,臺灣當年固然有身不由己的難處,但臺灣人從未自外於抗日鬥爭,而臺灣光復更是這些前輩矢志追求的目標。正因爲抗戰勝利,臺灣才得以光復;抗戰的歷史,當然也是臺灣的歷史。
管中閔表示,他更認爲這些連結抗戰與臺灣的歷史論述,對國民黨不應是負債,而是有着正面意義,能夠證明國民黨在臺正當性的重要資產。歷史的頁面,我們如果不寫,就會留下空白任人隨意塗抹。「我期待未來能和大家一起,爲維護和傳遞這些重要歷史而共同努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