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關稅「開不了口」踩線這國?專家:恐成出口商惡夢 散戶快做準備

川普政府仍未公佈臺灣關稅稅率。(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美國總統川普已公佈超過20個國家的關稅稅率,然而臺灣並未入列。在這些國家中,越南被課徵20%相對較低,印尼爲19%是亞洲稅率最低國家。財經達人表示,假使臺灣最終關稅談判到20%以下,未來2到3年,國內出口業者將面臨毛利率黑暗時期,他呼籲投資人,在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撐得久比衝得快更重要。

據《日經亞洲》報導,美印關稅協議內容包括印尼承諾採購價值15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45億美元的農產品,並且向波音訂購50架飛機,而美國將對印尼商品徵收19%關稅,並承諾美國商品出口到印尼將享有零關稅的待遇。川普甚至直言,這是「美國首次全面進入印尼市場的重大突破」。

目前,臺灣尚未收到關稅通知信。不過,據美國《Politico》報導,臺灣與瑞士、印度等大量貿易往來國家,有望在未來幾周內與美國達成協議,希望能避免被課徵高額對等關稅,以及重要產業關稅,例如臺灣半導體產業和瑞士製藥產業。

財經粉專「股人阿勳」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越南似乎換到一個「看起來還可以接受」的交易,也就是全面開放美國商品免稅進口,以換取美國將越南商品徵收關稅從原本高達46%降至20%。然而,轉運的貨物仍然會被課徵高達40%關稅。

「股人阿勳」表示,他並不知道臺灣是否能夠談到比20%更低的關稅。如果能夠達成,那當然是「苦中作樂」的樂觀情境。但無論如何,接下來2到3年,許多出口的企業大概都得面對同樣問題,也就是利潤率正被壓縮,難以回到過去的高毛利時代。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沒事先準備好足夠銀彈、依靠現金流來維持運營的公司,將面臨艱困的挑戰。

至於投資人應該如何應對,「股人阿勳」建議,或許應該轉換思維,將資產配置的核心從追求最高報酬率轉爲限制最大的回撤幅度。因爲當市場進入不確定性階段時,投資人能夠持久經營,比快速獲利更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