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鯛首批銷新加坡今封櫃 黃偉哲:拓展市場、漁民有感

▲臺南市長黃偉哲2日前往將軍智慧水產加工中心,見證臺灣鯛首批外銷新加坡封櫃啓運(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美國近期調升部分產品進口關稅,對以外銷爲主的農漁產業帶來挑戰,身爲全臺最大臺灣鯛產地的臺南市,2日在將軍漁港正式封櫃首批外銷新加坡的臺灣鯛,象徵漁產成功開拓新南向市場,臺南市長黃偉哲親自出席見證,盼爲漁民創造穩定收益,展現市府因應國際變局、強化產業韌性的行動力。

黃偉哲指出,臺灣鯛外銷過往以美加與中東爲主,近來美方關稅政策未明,市府超前部署佈局多元市場,成功敲開新加坡通路。他透露,臺灣鯛今年於新加坡食品展廣受評價很好,展期間甚至有買家天天回購,其中蒲燒魚腹、魚排、魚片、整尾條凍與炸魚塊等品項,都將進軍新加坡超市與餐廳。此次出口的5公噸訂單,不僅是實績突破,更是信心加乘,象徵臺灣鯛「遊」向更寬廣的世界舞臺。

農業局長李芳林說明,臺南市臺灣鯛年產量約2.5萬公噸,佔全臺總產近45%,主要分佈在學甲、麻豆、下營、六甲、官田等區。此次能與新加坡龍潤食品公司簽下5公噸訂單、金額約新臺幣60萬元,正是源於市府於端午節前夕赴星參與「臺灣館」展售行銷的成果,持續開拓美國以外的外銷新據點。

農業局補充,此批外銷鯛魚從「將軍智慧水產加工及物流運籌中心」出貨,該中心設立於將軍漁港,爲南部水產品冷鏈與加工樞紐,目前第一階段工程已完成驗收,第二階段預計8月完工、10月底前啓用。未來年處理量可達千公噸,涵蓋臺灣鯛、文蛤、牡蠣、白蝦與蝨目魚等產品,全區符合HACCP與GHP規範,更導入創新冷鏈技術,建構完整產銷鏈。

2日封櫃記者會現場貴賓雲集,立委陳亭妃、市議員蔡秋蘭、謝舒凡、方一峰皆到場支援,立委林俊憲、賴惠員服務處也派員與會,展現中央地方一條心,攜手推動臺南水產走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