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沙崙園區開發與生態並行 南科管理局持續守護草鴞棲地

▲南科管理局局長及團隊現勘沙崙生態科學園區,規劃鑲嵌棲地並保留原牧草區,兼顧科技建設與生態保育。(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南科管理局對於臺南沙崙生態科學園區開發對生態影響高度重視,針對近期網路上關於草鴞棲地的討論,管理局表示已納入評估,並持續以嚴肅、謹慎態度依法推動園區籌設,強調「科技發展」與「生態永續」可並行不悖。

管理局指出,自2025年2月起,局長親自率隊拜訪地方耆老、學者專家、NGO及生態保育主管機關,研議保育策略,包括:擴大園區周邊物種調查、異地棲地補償與友善農業推廣、縮小及迴避敏感區、創造鑲嵌棲地,以及與主管機關合作保育計劃,並進行長期監測。

依據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024年草鴞保育行動計劃」,草鴞棲地以農耕地爲主,其次爲草生地,以野鼠爲主要食物來源。已知熱點分佈包括臺南新化區、山上區、高雄旗山、燕巢,以及臺南沙崙農場、曾文溪與高屏溪沿線,低海拔丘陵和平原也是關鍵棲地。

管理局已研擬短、中、長期行動方案,並於5月26日提交「南部科學園區東方草鴞保育推動小組」討論。園區規劃鑲嵌草生地、保留原牧草區,認養二仁溪高灘地18公頃,並推動棲地營造及生態給付計劃,鼓勵周邊農地有機耕作,共同打造草鴞覓食區。

此外,高雄園區新增異地保育區24.4公頃,並設置圍籬、去除外來強勢植物、種植白茅、設置棲架。橋頭園區亦於滾水坪公園種植白茅,預計115年4月完成整體棲地營造。2022年至2025年間,兩園區皆有草鴞活動紀錄,管理局將持續滾動檢討與精進園區內棲地營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