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瑞峰國小明年熄燈 「在校3餐」留回憶

少子化海嘯難擋,臺南南化區瑞峰國小將在明年8月1日吹熄燈號,併入北寮國小,校地擬轉型關懷據點;這所全市唯一「在校3餐」的國小,30年來獨特生態教育、無微不至的關懷制度,爲國內偏鄉教育寫下溫暖而深刻的篇章。

瑞峰國小位在深山中,南179線從旁而過,由於此公路經過臺南的公路最高點,瑞峰國小被稱「最高學府」,學區關山裡人口有1千多人,但實際居住僅約兩百人,學生逐年減少,目前國小生9人,今年一年級新生0人。教審會通過下學年度停辦,併入車程超過40分鐘的北寮國小。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說,爲確保孩子能安穩過渡,特別規畫將玉山國小改建爲宿舍,提供統一照顧。

回顧過往,校方用溫暖填補偏鄉的缺口,校長王怡仁說,2006年發現有學生因家長一早務農,只能拿餅乾和冰棒果腹,決定爲學生準備早餐、後來連晚餐也提供,成爲「在校3餐」國小,經費全都來自水庫回饋金與樂活基金會等團體的贊助。

爲了彌補文化刺激的不足,長年推動城鄉交流,王怡仁回憶,1994年出任老師時,帶孩子去逛百貨公司,他們光是搭手扶梯就玩了40分鐘;2006年帶學生至淡水,有學生竟是第1次吃到剉冰,這份震撼讓他返校後買了臺製冰機,至今仍在使用。

瑞峰國小還打破年級建制,以「家族式學習」將全校學生以動植物爲名分3個家族,學生在6年中會輪流加入不同家族,進行深度的主題式學習;王怡仁分享,自己兒子參加了蜘蛛家族,深刻理解到蜘蛛在生態中角色,回家後甚至阻止家人傷害屬於益蟲的白額高腳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