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最高學府 瑞峰國小明年停辦

北門區雙春國小發展海洋教育蔚爲特色,可惜難敵偏鄉招生困境將停辦,學生併入蚵寮國小上課。(教育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少子化浪潮加劇,小校愈來愈迷你。臺南市教育局統計114學年度學生數不足50人有38校,2年已8所小校走入歷史;「最高」學府南化瑞峰國小明年將停辦,龍山國小8月起改爲七股國小龍山分校。教育局強調,校際整合是必然趨勢,即使學校停辦也要求各校做爲第二校區活化應用。

少子化衝擊偏鄉招生,今年有31所小學新生人數不到5人,全校50人以下約佔全市小學2成。 臺南去年有北門玉湖、西港金砂、六甲湖東、龍崎龍船4所國小分校停辦,4校學生迴歸本校上課;今年接續停辦北門雙春、新營新橋、南化西埔、南化玉山國小4校。

教育局指出,8月起雙春將合併蚵寮國小、新橋合併新興、西埔合併南化、玉山與北寮合併,透過校際整合,統籌師資、教學資源,將既有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今年偏鄉小校報到人數創新低,臺南最高海拔的南化瑞峰國小首見新生報到人數掛零。校長王怡仁說,全校目前12名學生,但未來幾年招生恐後繼無力,只能黯然停辦。瑞峰社區過去以螢火蟲生態著稱,學校雖停辦,但他今年也已向政府申請多元經濟計劃,培訓2人從事生態導覽,後續校舍可望作爲社區生態導覽據點。

教育局說,瑞峰國小位置偏遠,多數學生住校,接下來將搬往玉山國小改建的宿舍,並跟玉山國小一起併入北寮國小就讀。全校22人的龍山國小也從114學年度改爲七股國小龍山分校。

教育局強調,校際整合、校舍充分活化運用是面對小校裁併議題的處理方針,針對停辦學校校舍也規畫作爲第二校區,前3年提供每年300萬元活化應用補助。着眼於偏鄉高齡人口多,也請樂齡學習中心規畫長者運動、學習相關課程,在各校原有規畫外,也提供部分空間作爲樂齡學習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