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加強查覈豬肉來源 呼籲市民「3多少」減少廚餘
▲臺南市衛生局加強各地豬肉查覈。(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黃資真/臺南報導
非洲豬瘟疫情全臺拉警報!爲有效防堵疫情並落實食品衛生標準,臺南市積極推動防治措施,並強化市售豬肉來源查覈,確保食材符合衛生標準。儘管非洲豬瘟病毒不會感染人類,但市府仍視其防範爲防疫工作的關鍵之一。
衛生局長李翠鳳表示,自10月22日豬隻禁運令開始至10月31日止,衛生局加強市售豬肉來源查覈,共計查覈439家次。其中包括124處市場共372家攤販,查覈結果爲284家未營業,85家符合規定,3家資料一週內限期改補。
19家餐飲業,1家未供應豬肉產品,18家符合規定;10家學校自設廚房,9家合格,1家未供應豬肉產品;7家販售業,1家未營業,4家無豬肉產品銷售,2家符合規定;2家機構1家合格,1家未供應豬肉產品;此外,1家養豬場、26家食品製造業及2家高中餐廳及合作社均符合規定。
市長黃偉哲表示爲避免民衆過度備料並減少食物浪費,市府積極推動「廚餘不落地、不餵豬」防疫體系,從源頭阻絕病毒傳播風險,確保非洲豬瘟不會通過餐桌廚餘迴流至養豬場。呼籲市民及各界單位積極響應「吃多少、煮多少、夾多少」的行動,透過精準準備食材來替代過量備料,另鼓勵各界共同推動食品有效利用,以有效減少廚餘並降低疫情通過食材或廚餘傳播的風險。這些措施不僅有助於防疫,也能進一步保護市民的健康和提升環境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