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將達重大協議 學者:關稅不疊加最重要

臺灣筆電銷美,是否受二三二條款影響仍不確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點名美國即將和臺灣達成「重大協議」,學者觀察美國總統川普作風,認爲誰說都不準,一切還是要川普點頭。目前臺灣比較不確定的部分,在於最後要對美國投資多少?投資什麼項目?是會與二三二條款綁一起、還是會脫鉤?但無論如何,此時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不要疊加稅率,減輕產業衝擊。」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分析,美國與日本、南韓雖說取得協議,但至今仍是各說各話,即使談妥,但也還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而從之前各國談判來看,最終還是要川普同意,因此,現在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說什麼,也不代表最終情勢,一切還是要看川普。

他認爲,臺灣也可能是關稅、二三二條款兩部分一起談。目前較不確定的是臺灣被要求投資多少?投資哪些項目?至於開放市場,應該已說好,不會有太大意外。

連賢明說,大家也不用太緊張,因爲日本、南韓雖已談完,但到現在仍有不確定性,而且川普還要面對法院對關稅的判決,不確定性因素真的還很多。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則認爲,日本、南韓雖從關稅談判中獲得美國對二三二條款最惠國待遇稅率,但此舉也顯示美國不會對半導體採零關稅,因此,臺灣對等關稅問題應會與二三二條款切開考慮。而從日本接受投資五千五百億美元條件,事後川普還說投資項目由美國決定,成本回收後百分之九十利潤歸美國,臺灣可能也要接受類似條件,只是金額可能不會像日本那麼高。

吳大任認爲,臺灣此時最重要是爭取不要疊加稅率,雖然原本平均稅率約百分之三點三,疊加稅率是百分之廿,但部分產業,如自行車等,原本稅率就是百分之十一,加上百分之廿就是百分之卅一,如果能降下來,對相關產業都非常重要。

吳大任說,目前很難判斷是否很快達成協議,川普是談判高手,到目前爲止幾乎都是大獲全勝,臺灣對美國貿易逆差這麼大,很難樂觀,執政黨不管是哪個黨去談都一樣,都很難避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