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關稅談判 vs 服貿協議 李淳:這個類比不倫不類

圖爲勞工團體抗議臺美關稅談判黑箱。資料照片

政府對美關稅談判過程,被在野黨質疑黑箱,更以當年引發太陽花事件的服貿協議相提並論;八月將卸任駐歐盟代表李淳今中午接受民進黨直播節目專訪時表示,本是兩個事情,「我覺得這個這個類比是不倫不類的」。

李淳今接受民進黨發言人韓瑩主持的「午青LIVE」節目專訪時指出,在談判過程裡面的有保密條款是非常常見的,就是被要求雙方在簽字之前不能對外透露,但是大家都很喜歡拿這次事件跟服貿比,但今天台美談判跟服貿根本是兩個事情,「我覺得這個這個類比是不倫不類的」。

他說,如果用歐盟談判的階段分成事前、事中,事後,事前階段,最重要就是要告訴大家,現在要跟誰談,但服貿時,那時候根本沒有跟大家說要開始談,且快談完了才知道,今天台美談判不但大家在4月就知道,而且各界都催促政府趕快去,在事前階段,這兩件事就不一樣。

他說,此外,服貿當時是跟中國談,這麼敏感,卻沒有揭露,這次關稅是跟美國談,「你喜不喜歡美國是ㄧ件事,但是他真的就是臺灣最重要的盟友」,所以對象、敏感性也不一樣。

至於第三,他說,服貿在過程裡,大家都不曉得,而這次臺美談判在事中過程階段,行政院每次都有揭露去了多少次,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回來,最後就是事後監督送立法院,賴總統說了,一定會送立法院審議,就是民主程序,當時服貿是想要在最後一刻五分鐘闖關,包裹表決,不讓大家看內容,所以從事前、事中,事後比較,服貿協議跟今天的臺美談判,過程的透明化,完全不能類比。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對於「暫時性關稅」有所質疑。李淳指出,無論是「暫時性關稅」或「暫時性貿易協定」在國際貿易相當常見,以歐盟與加拿大簽訂FTA爲例,歐盟有二十七個會員,會員國批准前即爲「暫時性(provisional)協議」。

此外,昨日立法院朝野協商,藍白立委更不斷要求公開,視保密協議爲「黑箱」,對此,李淳說,所有經貿談判都會簽訂保密協議,基於協商雙方的互信,防範資訊外泄,避免談判遭受影響,同時,雙方也都有利害關係者,爲求談判的效率與時限,談判協議確定前遵守保密協定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