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關稅談判 觸及美規車輸臺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5日表示,美規車進口涉及相關安全、空污標準等,都在談判範圍裡面。圖爲美國加州貝尼西亞港的停車場內停滿新車。(美聯社)

立委關切臺美關稅談判是否觸及開放美車進口零關稅項目?行政院副院長、臺美經貿工作小組召集人鄭麗君25日表示,美車部分除關稅外,還有非關稅貿易障礙,而美規車進口涉及相關安全、空污標準等,都在談判範圍裡面,談判底定後,所有細節會向國會、社會完整說明。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質詢,外界傳聞美國希望臺灣開放整車市場,對消費者來說,整車零關稅可降低負擔,且美方對日、韓都有此要求,談判過程是否觸及整車免稅進口來臺?

鄭麗君迴應,美方的確期待市場開放,臺灣會基於產業利益、國民健康、糧食安全來討論、研商,並坦言美車部分除關稅外,還有非關稅貿易障礙,美規車進口會涉及相關安全、空污標準等,「都在談判範圍裡面」,談判底定後,所有細節會向國會、社會完整說明。

綠委李坤城則問,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先前提及,關稅應該會像一塊融化中的冰塊,預估多數國家將在10月底前完成談判,我國關稅是否有可能再降低或取消。鄭麗君說,美方官員的說法有其時程,站在我國立場當然就是愈快愈好,而這也是談判團隊正努力達成的目標。

對於美規車可能叩關,寶嘉聯合執行董事吳睿弘指出,美規車市佔率可能增加「一些」,但很有限,因爲美規車設計車型較大,不符臺灣消費者需求與實際停車規畫。日系車廠主管說得更直接,美規車因體積大、耗油、科技競爭力落後,在全世界都被打得落花流水。「所以它們纔要談零關稅來臺」。

車廠主管分析,要留意的是,臺灣若開放美規車來臺,「有一就有二」,接下來就得面對WTO機制課題,若其他國家跟進要求臺灣比照開放,將猶如溫水煮青蛙,「或許不會馬上,但大門會慢慢撬開」,臺灣車市將面臨2至3年的重組階段,國產車將面臨生存壓力。

車輛公會則重申,汽車產業除涉及龐大產業鏈,更是安定國家軍工裝備體系的幕後力量,整車產業鏈及生態系養成不易,不該毫無準備就自毀長城,反對貿然調降關稅。

經濟部表示,臺美汽車談判將比照美英談判協議的架構,不適用WTO最惠國待遇原則,如果最後確定涉及汽車關稅減讓,也只適用美國進口車,預期對我國汽車產業影響在可控範圍。但據瞭解,目前談的美規車即美國品牌車輛,未來是否觸及在美生產的他國品牌,未有明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