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等收美關稅通知書 他揭露2談判恐觸礁原因
(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自週一起寄出約12到15封通知信,告知各國若未達成協議將課徵的關稅稅率,將在8月1日開徵關稅。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認爲,談判觸礁的2可能原因爲,我方不願意撤銷對美豬、美牛的非關稅壁壘,與我方不願意大幅調降對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並質疑爲此犧牲的是其他會被美國課徵高關稅的產業、廠商及其就業人口,這樣是否公平?
施俊吉表示,臺灣因未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所以現在等着收「美國關稅通知書」,談判觸礁的兩個可能原因是,第一、我方不願意撤銷對美豬、美牛的非關稅壁壘,例如含豬肉原料的包裝食品和散裝食品,都必須標示豬肉的原產地。第二、我方不願意大幅調降對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而擬以降低汽車貨物稅作爲補償,但遭美方拒絕。
施俊吉指出,第一項堅持是怕「左膠」作祟,政府害怕出現以食安爲名的社會抗議風潮。第二項堅持則是爲了繼續保護國產車,因爲如果降美車關稅,美車的相對價格會下降,國產車將面臨嚴重的競爭;如果降的是汽車貨物稅,則所有的車之相對價格維持不變,國產車不用面對激烈的美車競爭,但政府的財稅收入會大幅減少。
施俊吉認爲,果真如此,政府的堅持將使「左膠」和國產車得意,犧牲的是其他會被美國課徵高關稅的產業、廠商及其就業人口。這樣是否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