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法說會關稅、Intel傳聞一次說清! 專家評「最壞時期已過」
記者劉邠如、張琦珍/臺北報導
臺積電今(17)日召開2025年第一季法說會,公佈的財報與展望優於預期。分析師翁偉捷指出,「第一季不論在營收、毛利率或營益率的表現,都可圈可點,順利達標,這將對投資人有安撫軍心的效果」,並認爲最壞時期可能已過,短期內股價可望轉穩。
翁偉捷分析,臺積電第一季每股盈餘(EPS)達13.94元,第二季預估營收達284至292億美元,季增幅約13%。毛利率預估落在57%至59%,營益率則維持在47%至49%。他認爲,這樣的財務預測,表現優於市場原先的期待。▲分析師翁偉捷解析臺積電法說會重點。(圖/合成圖)
針對市場最關心的關稅議題,翁偉捷認爲,臺積電在會中態度謹慎,主因關稅政策仍有不確定性,臺積電也難預估未來課徵狀況,因此在會中表示,關稅的對應將交由客戶如NVIDIA、AMD處理,臺積電「不便評論這類不確定性議題」。
至於外界傳言臺積電可能與英特爾合資,董事長魏哲家在會中迴應表示,並沒有要與英特爾合資任何技術或授權,正式否認市場傳聞,翁偉捷認爲,魏哲家的正面迴應,可消除外界對技術外流的疑慮,投資人可以放心。
面對外資近期下修臺積電評等,他分析,外資並非質疑公司體質,而是考量全球經濟與關稅變數,尤其是美國經濟放緩帶來的影響。
在AI市場需求方面,翁偉捷指出,臺積電在會中迴應「沒有看到客戶有任何改變」,代表合作穩定、訂單與投片未受明顯衝擊,他也預估臺積電全年營收有機會挑戰年增25%。
至於法人最關注的議題,包括美國設廠、資本支出與報價調整,臺積電表示今年全年資本支出維持在380至420億美元水準,第一季支出已達100億美元,未來幾季仍會「逐漸增加」,展現穩健擴產節奏。
展望後市,翁偉捷表示,「臺積電最壞的時期應該已經過去了」,短期股價波動多半來自「投資人情緒與信心」,若無外部金融利空衝擊,「上週的低點應是波段低點,後續表現可望更穩定」。
針對投資人佈局建議,他指出,已持有臺積電的投資人,應對今天的法說會會有一定程度的信心恢復,但對於尚未進場的空手者,他建議仍可再觀察,「畢竟外部變數仍未完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