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怎麼了?從亞洲5小虎變病貓 專家揭4大元兇

泰國經濟面臨挑戰。(圖:shutterstock/達志)

泰國曾被外界寄予厚望,如今卻陷入長期經濟停滯,甚至被形容爲東協經濟成長最慢的國家。泰國媒體撰文感嘆,泰國過去10年GDP年均成長率不到2%,已從五小虎之一跌落至「亞洲病夫」地位。

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與越南,曾被經濟學家合稱爲「亞洲五小虎」,但泰國近年的發展卻不如預期。《NationThailand》撰文指出,1988年世界銀行將泰國重新分類爲中低收入經濟體,並期許其仿效日本、韓國、臺灣與新加坡的模式,成爲新興工業化國家,但這股雄心在經歷政治動盪與19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後,逐漸消磨殆盡。

泰國工業聯合會(FTI)主席張學善分析,泰國經濟衰退主因面臨四大危機,首先,國家未能跟上全球技術革新與產業變化的步伐;其次,最低工資不斷上漲,失去相較於越南與印尼的成本競爭力;第三,高齡化社會加速來臨,導致適齡勞動人口不足;最後,家庭債務已飆升至GDP的90%以上,若加計非正式債務更高達104%,因此限制了民間消費,也壓抑薪資成長空間。

張學善強調,泰國必須徹底改革經濟與工業結構,建議應推動產業轉型,從依賴OEM的傳統模式,轉向ODM(原始設計製造),並發展自有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等。

他警告,若改革遲緩,泰國恐將淪爲鄰國商品的純進口市場,而非具備生產與出口能力的國家,屆時工業基礎將逐漸流失,經濟競爭力也將進一步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