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關稅20%+N 國民黨:4.2萬人減薪失業、產值虧破1.6%
針對美國關稅,日本與臺灣政府態度對比。圖/國民黨臉書
國民黨11日於臉書社羣質疑,美國公佈對臺關稅政策,賴政府選擇開盲盒,讓全民摸不着頭緒。一開始政府一再強調的20%關稅,其實只是「基本門檻」,事實是不僅20%,還會加上原有的最惠國稅率(MFN),讓企業和民衆面對更大沖擊。
國民黨抨擊,賴政府在面對這場關稅風暴時,選擇「開盲盒」式的溝通方式,民衆根本無法預測未來的影響,企業也無法準備應對。當大家問「爲什麼20%關稅會這麼高?」時,政府卻只會迴應「早就說過了」、誇談判團隊「辛苦」,卻完全忽略了這些加成的關稅,對臺灣產業與民生的巨大沖擊。
國民黨質疑,相比日本政府誠實公開保護國民利益,賴政府想繼續讓人民開「關稅盲盒」?
針對美國對等關稅,日本政府由首相石破茂立即在NHK誠實與民衆溝通。日本政府面對民意,也立即派遣代表赴美進行高層談判。最終美方同意修改行政命令,撤回額外關稅,並退還過徵稅款。關鍵要點是日方誠實公開,快速反應,併成功保護國民利益。
反觀我國,當美國公佈對臺關稅達20%,政府聲稱是「暫時性關稅」,直到8月7日關稅實施時,經濟部纔跟民衆坦承,原來20%是疊加關稅。臺灣對美關稅不僅沒降低,反而高於日韓,且還有10%匯損影響。國民黨批評,政府避重就輕,無視民衆關心的問題,沒有實質談判成果。
國民黨表示,根據調查,受到美國關稅衝擊,將有4.2萬人面臨減薪與失業,產值損失超過1.6%。面對此關稅風暴,臺灣的產業正面臨重大危機,但政府不但迴避問題,還一再將焦點放在政治口水戰上,讓關稅衝擊日益加劇,產業與民生的問題一再被漠視。
對此,國民黨呼籲賴政府,立即提出有效的「關稅衝擊應對方案」幫助產業和民衆渡過難關;並推動普發現金,振興內需,緩解民生壓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