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升值真有「禿鷹」搞鬼?財經專家揪出:在這
臺北股市5日在匯率攪局下,開盤短暫上漲後就急速下殺,盤中一度跌400多點。(圖/本報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擾亂全球經濟情勢,外界預即將進入貨幣戰時代,而臺幣近日也暴升,讓出口業者與壽險公司措手不及。面對新臺幣近日匯率狂漲,5日傍晚美元兌臺幣最高一度觸及26.9元,央行總裁楊金龍更示警不排除有「禿鷹」伺機而動,引發各界關注。對此,財經專家阮慕驊點出三點,認爲央行的說法是給民衆吃一個定心丸,「有沒有禿鷹我認爲只是其中之一,並不是一個真正大結構因素。」
面對在央行總裁楊金龍親上火線警告炒匯的「禿鷹」,而新臺幣兌美元昨(6)日翻貶至1.35角,終場收在30.28元;財經專家阮慕驊昨日在節目《57爆新聞》分析,臺幣回貶的同時,臺指期夜盤卻還是呈現下跌狀況,「也就是說此次臺幣的升貶,其實跟臺股的某種情況已經產生很微妙的連動。」
至於此次臺幣升值,背後推手爲何?阮慕驊表示除「禿鷹」領先至匯市做佈局外,面對瑞銀認爲推手是保險公司、企業等進行的匯率避險,以及此前新臺幣融資套利交易的止損,阮慕驊說明,臺灣的保險公司滿手美債,「收了這麼多保戶的錢,跟保戶承諾20至30年,會把錢連本帶利還給你們當退休金」。
「它(保險公司)要怎麼鎖定這個利息、拿什麼去投資,而且確定20至30年後能把錢還給你?」阮慕驊指出就是鎖美債,因爲美債大家覺得基本上無風險,而且有固定收益,保險公司也能精算出這個結果,「至少鎖了7000億美元、美債資產」。
不過,隨川普的關稅政策反覆不定,美元、美債資產疲軟成現在進行式,阮慕驊也直言,最重要是美元疲軟、而非臺幣大升,臺幣是跟着美元走,所謂「主人跟狗」理論是這樣,「如果美國是主人,臺灣是跟着美國貨幣變動的因子,在美元長期走弱的狀況下,臺幣又怎會不升?」
至於央行總裁透露股匯現象有「禿鷹」,阮慕驊也進一步說明三大結構面宏觀因素,分別爲「龐大美元部位的回沖」,保險業者、出口商、民間資產各種資產的集體拋售;「央行曖昧態度」,未在第一時間進場出手干預、併發出強力警告;以及「國際熱錢的擾動」,包括外資一路大賣超過30萬張臺積電後反手轉買,至5日已連8買,買超逾10萬張,透露外資早已在4月就已進場佈局臺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