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持續升值?中研院:這個因素讓臺幣難以抵擋升值

新臺幣近期走強,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淑珺今日表示,影響臺幣升值因素包括臺美利差、出口表現等,但很重要是對美貶值預期影響,如果市場對美元貶值預期太過強烈,臺幣就會往升值方向前進,目前就是對美元預期貶值心理太強烈,以致難以抵擋升值走勢。

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時,臺幣曾出現27元價位,如今是否可能重演?楊淑珺直言「是不能排除,但很難預判會到什麼程度」,後續要看臺美利差及美國聯準會調整利率方向及速度。

中研院今天發佈2025年最新經濟預測,媒體關切臺幣近來強升態勢是否可能轉向?楊淑珺表示,影響臺幣因素包括利差、出口表現等,但很重要的是市場對美元貶值預期,如果市場預期未來美元貶值很強烈,以致臺幣升值強勁,則會牽動臺幣往升值方向前進,目前就是對美元預期太強烈,因此難以抵擋升值走勢。

不過,她也說,目前中央銀行也有措施讓升值速度趨緩,所以也要看央行介入強度,央行希望升值速度不是讓廠商難以對應。

楊淑珺表示,目前中研院經濟所對今年經濟預測假設情境,仍以臺幣約29元左右價位預測,最差則是28.5-28元,尚未考慮會升到27元兌1美元的狀況。

外界有人認爲一旦關稅出爐,拉貨潮結束,下半年出口趨緩,臺幣升值力道就會趨緩?楊淑珺強調,臺幣升值也與資金流動有關,如果資金持續進來臺灣,升值力道還是存在,但也可能在央行出手後撤出臺灣市場,目前不確定性太多,目前無法判斷會升值到哪裡。

對於臺幣近期幾乎是獨強走勢,楊淑珺分析,大家都知道央行會介入阻升,因此無法區分多少是央行介入?多少是市場自然反應?在央行介入以及廠商預期升值之下,纔會造成臺幣升值幅度比其他國家來得大。

臺幣對美元驚驚漲,專家認爲主要原因是市場預期心理太強烈,以致難以抵擋升值走勢。圖/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