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升值壓力大 匯銀歸納「三因素」

匯銀交易員認爲,短線三大因素支撐,包括美元站不回100之上、外資匯入明確、以及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增溫,加上近期NDF折價幅度擴大,新臺幣面臨升值壓力。

臺股17日下跌,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先升後貶,但盤中持穩在32.5元附近整理,外資小幅匯出,終場收在32.531元、僅小貶1.1分,匯價連三日收黑,總成交量縮至14.785億美元。

交易員指出,有別於上週新臺幣是暴力升值,近期新臺幣升幅收斂,但也只是先踩煞車,只要市場沒有更多利空,近期臺股已回穩,除非外資又回到第一季連續匯出三個月,否則在美元偏弱下,新臺幣應是偏升爲主,現階段應是緩升腳步爲主。

不過,由於盤中進口商買貨力道強,加上央行嚴防,新臺幣應不致於出現上週的暴力升值。

交易員統整,短線新臺幣有三大因素支撐,新臺幣面臨升值壓力,一是反映市場資金移動,美元指數遲遲站不回100之上,美元鬆動訊號愈來愈強;二是外資匯入明確,近期外資是一面倒匯入,熱錢涌入推高新臺幣匯價;三是聯準會提早降息的機率增加,美元將有進一步走弱的機會。

而從近期NDF折價幅度也可看出端倪。交易員指出,以1個月期NDF來看,目前折價幅度回到200多個基本點,一般來說折價幅度大致在50點上下,在此區間相較沒有套利空間,但如今折價幅度擴大到200以上,顯示新臺幣升值壓力相當巨大。

交易員認爲,除了外資回頭匯入明確,加上4月進入下旬,出口商終究有拋匯需求,月底美元面臨賣壓,新臺幣朝升值方向前進中,「新臺幣一定有機會重返31元」,未來持續面臨升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