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樹」恐遭剔除保護名單?護樹團體批文化局黑箱修法
北市議會法規委員會明天續審「臺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護樹團體今到議會陳情,批文化局黑箱修法,加嚴桑科榕屬受保標準,公告刻意未通知護樹團體後續修法方向。記者林佳彣/攝影
北市議會明天續審「臺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護樹團體今到議會陳情並遞民間版法案給藍綠白黨團參考,他們批文化局黑箱修法,加嚴「市樹」桑科榕屬受保標準,公告刻意未通知護樹團體後續修法方向。文化局強調,過程依法辦理,將評估更有效方式轉知護樹團體。
樹保自治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其中第3條受保護樹木的標準,將桑科榕屬樹種樹胸高直徑從80公分,加嚴至110公分以上。臺灣樹人會、築樹小丘護樹工作室、金華國中校友護樹團、綠黨等人今高喊「受保標準超重要、黑箱修法很不妙」陳情,要求北市樹木保護委員會建立公開透明機制,建置直播頻道及較易搜尋、下載的網站介面。
臺灣樹人會秘書長潘翰疆指出,文化局公開諮詢程序第1次法令預告期間,護樹團體提出民間版本;但文化局第2次預告程序、線上表單意見徵集,僅邀請相關公會,卻未通知關切修法的利害關係人護樹團體,形同黑箱修法、密室諮詢。
護樹團體反對桑科榕屬加嚴受保標準,原比照文資法暫訂受保樹木修法的良善美意,現在卻偷渡嚴格限縮桑科榕屬,原樹胸高直徑爲80公分大幅增加到110公分,加嚴比例37.5%,將讓北市「市樹」榕樹大幅減少受保機會。
文化局文化資源科視察宋傳明說,中央森林法規範國定老樹的樹齡是100年、樹胸徑150公分,北市樹保自治條例則是50年、80公分。
宋傳明指出,桑科榕屬即是榕樹,有些樹胸徑90公分,實際樹齡僅30年,而公園處列管榕樹的樹胸徑有些達150公分,曾有市民反映易竄根、樹木疾病,進而影響公共安全,若以樹齡50年標準,桑科榕屬則是110公分樹胸徑。
文化局強調,修法是依北市法規標準自治條例的程序,文化局去年11月至今年1月辦理市府公報第1次公告,期間「臺灣樹人會」提出相關建議方向;文化局參酌意見後,6月第2次公告,除函知園藝、林業等相關公協會,也在官網公告周知,廣納市民朋友意見。
文化局說,修法草案隨後經北市樹木保護委員會幹事會、法務局法規委員會及市政會議報告討論後,送交議會審議;整體過程均依法辦理,程序公開透明,並無黑箱作業情事。另,北市樹委會會議全程在文化局官方YouTube頻道同步直播,委員會大會開放旁聽及發言機會,相關開會資料與會議紀錄均公開在文化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