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開展“保護古樹名木 弘揚生態文明” 古樹名木保護主題活動
古樹名木是寶貴的生態資源,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是社會人文及歷史的見證,客觀記錄和生動反映了社會發展和自然變遷的痕跡,承載了廣大羣衆的鄉愁情思,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科研和較高的經濟價值。
一年前的2021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毛竹山村,站在一棵800年古樹下意味深長地說,“我對這些樹齡很長的樹,都有敬畏之心。人才活幾十年?它已經幾百年了”。
2022年4月29日,中共桂林市委員會、桂林市人民政府在王城歷史文化旅遊休閒街區承運門前廣場組織開展“呵護古樹名木,弘揚生態文明”主題活動,組織全市上下深刻認識科學保護古樹名木的重要意義,以敬畏之心紮實做好古樹名木科學管護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守護桂林的綠水青山。
活動儀式上,桂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奇玲要求,要深刻認識科學管護古樹名木的重要意義,市各級林業和園林部門要做好古樹名木資源的普查、認定、養護、科研和搶救工作,大力宣傳《森林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桂林市城市綠化條例》和《古樹名木養護管理規程》《古樹名木保護技術規程》,在全社會營造自覺保護、依法保護、科學保護古樹名木的濃厚氛圍。同時,要統籌古樹名木科學管護與城鄉建設,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快解決古樹名木過度硬化問題,堅決杜絕隨意移植、砍伐古樹名木的行爲,時刻保持敬畏之心,呵護好桂林的每一棵古樹名木。
在當天的活動中,桂林市林業和園林局與靖江王城歷史文化旅遊休閒街區古樹名木管護單位桂林市東江苗圃簽訂管護責任狀,充分發揮專業隊伍職能,落實好古樹名木管護責任 ,實現規範化、常態化。
積極探索發揮保險在古樹名木保護中的作用。桂林市林業和園林局與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市中心支公司簽訂了古樹名木公共責任保險合同,爲市區建檔掛牌的783株古樹名木上公共責任保險。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市中心支公司贊助支持了王城歷史文化旅遊休閒街區裡10株古樹名木財產損失險。
廣泛發動廣大市民羣衆協助古樹名木養護單位做好經常性看護和觀察,勸導影響古樹名木生長的不文明行爲,爲保護身邊的古樹名木盡一分責,出一分力。廣西師範大學師生代表、王城景區職工代表、東華社區居民代表成爲桂林市首批“古樹名木守護自願者”,市政府領導、市林業和園林局領導與攝影愛好者代表一起按下相機快門,啓動桂林古樹名木攝影大賽。從即日起至10月30日期間該比賽面向社會徵集桂林古樹名木作品,請廣大市民朋友拿起手機、相機,聚焦古樹名木姿態、生長保護情況、“我與古樹之間的故事”等內容,隨手記錄下桂林古樹名木的百年風範、記錄下市民與古樹名木之間的故事,展現桂林古樹名木獨特風采。
市林業和園林局在活動現場開展了古樹名木保護宣傳,向市民遊客發放古樹名木保護資料;對古樹名木進行體檢,通過樹木探根雷達和樹木B超檢查古樹名木根系和樹幹狀況;給承運門前榕樹引接氣根,增強樹木的支撐和吸收營養通道,提高樹木的生長能力,改善古樹名木的生境。
據瞭解,桂林市古樹名木資源極爲豐富,市域範圍現有古樹名木29426株,佔全區古樹名木20.7%,數量位居全區第一,其中一級古樹664株,二級古樹2240株,三級古樹23076,準古樹3437株,名木9株。活動現場的王城歷史文化旅遊休閒街區就有古樹名木10株,其中榕樹7株(東華門2株,西華門1株,正陽門2株,承運門2株),這7株榕樹是1926年桂林學生紀念孫中山逝世一週年所植,寓意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萬古長青;翅莢香槐有3株,1株翅莢香槐入選了廣西最美古樹名錄。
桂林市政府領導表示,保護古樹名木就是保護我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悉心呵護下,這些挺立千百年的生命之樹,一定會在我們手中煥發勃勃生機,爲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