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路樹傷人事故頻傳 護樹團體辦「謝樹儀式」揭元兇

因應崇德路人行道改善工程將汰換大量行道樹,公民團體19日在崇德路、五權路口舉辦「謝樹儀式」。(馮惠宜攝)

因應崇德路人行道改善工程將汰換大量行道樹,公民團體19日在崇德路、五權路口舉辦「謝樹儀式」。(馮惠宜攝)

因應崇德路人行道改善工程將汰換大量行道樹,公民團體今(19日)在崇德路、五權路口舉辦「謝樹儀式」,感謝行道樹長年貢獻,臺灣護樹團體發起人張美惠直言,近年全臺路樹倒塌傷人事故不斷,「沒有不好的樹,只有管理不好的人」,希望藉此行動,喚醒社會大衆及政府相關單位重視維護與管理。

臺中市建設局養工處說明,北區崇德路、五權路口至進化北路口兩側人行道改善工程自去年(2024)年8月動工,預計今年(2025年)7月底完工,其中人行道原有92株行道樹,經會勘及健檢,計劃保留17株行道樹,75株移植至潭子公墓,新植91株,以深根性的小花紫薇、黃鐘花爲主。

臺灣護樹團體、大地心環境關懷協會等公民團體19日上午齊集在崇德路、五權路口舉辦特殊的「謝樹儀式」,感謝即將移植(除)約75棵路樹超過40年的陪伴,提供氧氣與綠蔭;張美惠說,近年全臺皆發生多起路樹殺人事件,而臺中市因此賠償的金額還是全臺最高(從2019至2023年10月發生22件,國賠金額達1404萬元)。

因應崇德路人行道改善工程將汰換大量行道樹,公民團體19日在崇德路、五權路口舉辦「謝樹儀式」。(馮惠宜攝)

張美惠說,聯盟長期觀察行道樹已有20幾年的時間,記錄到各種管理缺失,「沒有不好的樹,只有管理不好的人」,人行道施工時把樹根挖掉再埋水泥,易讓樹感染褐根病腐爛,而行道樹管理不善,造成傾倒,傷及行人與機車騎士。

大地心環境關懷協會執行長徐宛鈴表示,透過對於樹木的感謝與告別,希望突顯過去規畫維護不當的人爲問題,她建議關於人行道改善工程規畫及行道樹種植維護,市府相關單位應開放關心樹木團體共同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