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股市》臺股企業盈餘成長下修!野村投信Q3看好股

野村投信國內股票投資部主管姚鬱如表示,即使對等關稅暫緩實施,今年起美國的關稅已明顯高於過往,而在90天的關稅豁免期間,美國企業大舉進口,使得美國的進口金額激增,出口則維持平緩,關稅底定後,預料下半年的需求將減少。

她說明臺股基本面指出,主計總處下調2025年GDP成長率至3.1%,並預估上半年表現明顯優於下半年,臺灣上半年的出口大幅成長,主要受到科技產品的帶動,且成長主要來自於美國,均可看出關稅政策的影響。相較於全球與亞洲電子業PMI近期呈現下滑的走勢,臺灣的電子業PMI仍在50榮枯值以上,表現相對出色。

姚鬱如指出,受關稅與美元走弱的影響,今年臺股的企業盈餘成長下修,由先前預估整體可達20%以上的水準下修至約15%,且因關稅影響與美元走勢仍有不確定性,不排除還可能再下修。不過,她強調,科技股中仍有獲利預估上調的次產業,例如散熱、網通、電源供應器等,幾乎都與AI的成長相關,顯示AI的需求相當強勁,也是第三季乃至於中長期的投資主軸。

姚鬱如指出,大約兩年前市場開始關注AI成長趨勢,從持續建置中的基礎建設到最近較常聽到的AI Agent、人形機器人等應用層面,軟硬體皆持續推進。以科技進程不可或缺的半導體爲例,根據研調機構IDC的預估,2025年全球半導體產值爲7,798億美元,年增率15.9%,其中,資料中心年成長33.6%,2026年繼續成長15.6%。她說,目前半導體的預估尚未納入關稅戰的影響,關稅戰影響有兩大面向須注意,首先是美國直接課半導體關稅,臺灣目前出口到美國半導體比重不高,直接課稅影響有限,但透過最終產品間接課稅技術難度太高,難以實施;其次是關稅直接影響最終消費,最後影響到半導體,這部分目前則無法計算,尚待觀察。

根據資料,雲端方面的資本支出持續增加,2025年雲端資本支出預計將增長38%,CSP業者加大AI伺服器投資的力道,預計2025年雲端資本支出總額將達到3920億美元。姚鬱如指出,微軟和Meta在2025年的資本支出意圖仍然強勁,微軟將在2025年下半年轉向短期資產(如CPU/GPU/網絡設備)的投資,Meta的2025年資本支出增長將由支持生成式AI和核心業務的投資驅動,伺服器是最大的增長驅動因素。

她說,其他持續受惠於AI成長趨勢的還包括散熱(從氣冷到液冷)、PCB、ABF載板,以及網通、電網等,都是持續關注的族羣。此外,社會結構變化將推升人形機器人需求,姚鬱如認爲,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想像成長空間很大,但在2028至2029年之前不易達到百萬數量等級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