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投信看好臺股基本面利多、AI 領軍多頭攻勢
野村臺股系列基金績效表現。(資料來源:理柏)
野村投信臺股投資團隊預估2025年每股稅後盈餘(EPS)成長12.4%,彭博預估臺股大盤本益比約15倍,低於近五年平均值,接近-1倍標準差,顯示臺股評價已進入合理區間。野村投信表示現階段股市波動多爲短期情緒面,短期市場因情緒面回檔,反而有利逢低佈局臺股基金,投資人反彈時汰弱留強,長線仍以AI相關爲投資主軸透過定期定額局臺股主動基金,參與臺股帶來的投資趨勢。
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婷表示,2025年上半年,美國展現出相對強勁的內需韌性,特別是在耐久財訂單與企業投資支出方面呈現回升跡象,顯示家庭與企業信心逐步恢復。然而,整體經濟成長依舊高度仰賴消費支出,結構性依賴消費的問題並未獲得根本改善。製造業雖自谷底回升,但受限於全球供應鏈重組與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復甦幅度有限,空洞化問題仍爲川普政府欲解決的關鍵。就業市場維持穩健,失業率處於低檔,惟新增職缺多爲低附加價值與非全職職位,顯示勞動參與結構性問題猶存。在中美脫鉤趨勢加速之際,美國加快推進供應鏈重組與製造業迴流至本土與墨西哥、東南亞等地,帶動FDI成長與就業需求,對中長期產業安全具有正面影響。儘管出口動能放緩對美元流動性造成壓力,但資金迴流與企業再投資支撐其國際地位。對比之下,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過度仰賴出口,在全球需求趨緩與中美摩擦升溫情境下,面臨潛在風險,且國內通縮與債務壓力仍須依靠貨幣與財政政策協調應對。
陳茹婷指出,科技股在近期股市反彈中,持續扮演領頭羊角色,美股七雄財報營收及獲利皆優於預期,最大好消息是科技巨頭資本支出未減續增,尤以臉書擴大AI與資料中心投資、三大科技巨頭CSP仍維持高度資本支出金額,未見AI需求反轉, 顯示AI仍是長期趨勢,隨着市場風險情緒持續好轉,未來基本面將再次成爲主導股價表現的最重要因素。根據北美四大CSP已公佈2025年資本支出金額估值,2025年年增率大於30%。進入2025年下半年,臺股將迎來短期利多,包括關稅和解、減稅政策與聯準會降息預期、地緣風險緩和,但第3至4季則潛藏關稅戰升級爲科技戰、政策效果遞減、全球供給過剩與流動性風險上升等不利因素。
陳茹婷示,即便近期大盤震盪,但從基本面出發的個股仍有不少好的投資機會,基於美國政策風險的前提,擬定三大選股方向:大者恆大、已在美國設廠或技術能力強可吃中國大陸市場,以及高度成長且規格升級型產業(例如AI相關),若下半年盤勢拉回或大震盪,投資人可考慮逢高分批獲利了結,但切記不要空手,保留戰力佈局2026-2027年的長多部位。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由於臺股差異性頗大,波動度也較高,投資團隊需具有紮實的研究能力與操盤選股功力,才能掌握長期獲利關鍵。主動式基金經理人會緊貼盤勢動態調整持股,精選具成長潛力與基本面優異的標的,在反彈時修復力相對可期,成爲長線資金低檔佈局的首選。臺股不僅是臺灣投資人最爲熟悉的市場,且具高現金殖利率優勢,在全球科技創新浪潮中舉足輕重,成長力十足。定期定額臺股基金是最簡單方便的投資方式,既能透過專業投資團隊操作降低選股不確定性,亦有助分散風險、平均成本。短線因市場過度恐慌而造成的回檔可視爲中長線佈局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