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9線黑熊母子下山覓食 「熊出沒」最低海拔紀錄
花蓮民衆在臺九線舞鶴至三民段間,目擊小黑熊在路肩出沒。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臺灣黑熊頻繁現蹤,一對黑熊母子日前現蹤臺九線花蓮舞鶴路段,林保署確認是臺灣首度有野生黑熊出現在車輛頻繁的臺九線上,更創下臺灣黑熊現蹤的「最低海拔紀錄」。海拔低於五百公尺的臺東縣卑南鄉利嘉林道入口處也發現黑熊蹤影,玉山國家公園今年迄今也已接獲五起黑熊通報。
農業部林保署保育管理組長羅尤娟說,推測是近年黑熊遭遇的狩獵壓力減輕,而且國有森林生態覆育良好,族羣隨之增加,因黑熊具領域性,新增個體因此外擴尋找資源與領域範圍;在整體族羣數量逐漸增多的情況下,冬天山區食物相對稀缺,部分黑熊於是往淺山甚至平地覓食。羅尤娟也說、黑熊出現頻度逐年增加,並從山區外擴,特別在花蓮、臺東與高雄、屏東更爲明顯,由於活動區域逐漸與民衆生活範圍重疊,人熊相遇甚至衝突的機率也逐漸增加,林保署將持續針對東部與南部潛在黑熊活動區域的周邊山村居民,提醒注意黑熊蹤影並防範人熊衝突。
林保署花蓮分署接獲潘姓男子通報,本月九日清晨五時許,駕車行經臺九線舞鶴往三民路段時,看到一隻體型較小的黑熊在路肩行走、奔跑,橫越馬路到對向與另一隻大黑熊會合,雙雙穿越護欄進入秀姑巒溪河牀。
林保署花蓮分署研判,應是母子黑熊夜間行經臺九線,被目擊出現的地點遠離山區,海拔僅一一九公尺,黑熊活動範圍有逐漸擴及人口稠密地區的趨勢。
不僅如此,李姓男子本月十一日在臺東卑南鄉利嘉林道開車也目擊黑熊於林道上奔跑,林保署臺東分署確認是一隻亞成熊,值得注意的是,黑熊出現地點位於利嘉林道三點五公里接近入口處附近,海拔已低於五百公尺,周邊有聚落及農場,創下在該林道發現黑熊最接近人類活動區域的紀錄。
玉山國家公園近年接獲通報臺灣黑熊次數也有增加趨勢,今年元旦起至今,不到一個半月,已接獲五起黑熊通報。
林保署說,根據林保署的野生動物自動相機長期監測顯示,黑熊相對丰度(OI值)自二○一八年至二○二三年皆呈現上升趨勢,更多次拍攝到小熊或母熊攜帶仔熊的照片,顯示黑熊相對丰度及繁殖狀況良好。另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下淺山拍攝或記錄到黑熊的次數在近兩年也有增加的趨勢,同時以往未曾有黑熊紀錄的區域也開始出現黑熊,特別是新竹、嘉義、高雄、屏東等地區近年有多筆黑熊首次紀錄,顯示其族羣分佈範圍較以往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