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災年」傷亡創紀錄!野熊暴走下山搶食 日政府警告

▲亞洲黑熊(月輪熊)近年來頻繁在日本人類聚落出沒。(圖/VCG)

記者羅翊宬/編譯

日本環境省統計顯示,2025年9月全國因熊類襲擊造成人員傷亡的案件高達39起,創下過去10年單月最高紀錄。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熊的主要食物——橡實減產,迫使熊爲了尋找食物而頻繁進入人類居住地,增加人身衝突風險。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日本環境省統計資料指出,9月受害者以秋田縣11人、巖手縣9人爲最多,福島縣與新潟縣各4人,合計全國共39人。若追溯今年4月至9月期間,全國共發生108起人員傷亡事件,其中包括5人死亡,分別來自北海道(2人)、巖手縣、秋田縣及長野縣(各1人)。

值得注意的是,自從2008年度採行現行統計方法以來,2023年度曾有6人死亡,今年10月初宮城縣亦傳出女性採集蘑菇時遭熊襲擊死亡。

此外,除北海道及九州、沖繩外,截至8月,全國熊類出沒報告達1萬6016件,比2024年度同期的1萬3778件增加逾2000件。進入10月後,熊類襲擊人類事件仍持續發生,包括秋田縣、巖手縣、岐阜縣等地至少17人受害,其中宮城縣再傳死亡案例。長野縣一名70多歲男性採蘑菇失蹤後被發現死亡,身上有疑似熊抓傷,警方正調查中。

熊的主要食物橡實收成不佳,是導致近期人身被害增加的關鍵因素。《日本放送協會》統計指出,東北至西日本多個縣預測今年秋季山毛櫸爲「兇作」(收成不佳),其他如水楢、小橡樹在東日本亦多爲兇作,但西日本則呈現豐收。過去橡實歉收年份,熊於秋季及冬季進入人居地的案例明顯增加,2023年度亦印證此現象。

巖手大學農學系副教授山內貴義表示,今年熊類頻繁出沒及襲擊人類,除了食物減少外,也因部分熊已學會人類居住地有豐富食物,導致行爲更爲大膽。去年曾出現多起母子熊事件,當時的小熊如今已成熟,開始將人類住地視爲自身領域,增加衝突風險。他提醒,即便入冬,若山中食物不足,熊仍可能進入市區搜尋食物,民衆需保持警戒。

爲避免意外,專家建議農地設置電圍欄、修剪草叢保持視線清晰;市區民衆則應妥善管理垃圾,及時收穫或移除果樹,並在登山或入山採集活動中攜帶鈴鐺、廣播或哨子,告知熊人類存在。此外,熊噴霧應隨手可得,遇熊時保持冷靜,必要時採取保護頭部、腹部與頸部的防禦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