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葉劍英的大女婿,曾出國留學,後來官至副總理,今年95歲健在

引言:

有的人,出生平凡卻成就不凡,而有的人,即便出自名門,也過得一塌糊塗。自古英雄不問出身,漢高祖劉邦出身卑微,但卻成就了一番霸業,明成祖朱元璋在沒有一統天下之前,爲了討生活,甚至遁入空門……在革命的路途中,也涌現了很多出身卑微,但卻靠着自己的努力功成名就的人。對於他們來說,雖然生來便摸得一副“爛牌”,但卻不服輸,踏實肯幹,用自己的努力改寫了自己的命運,贏得乾淨利索,鄒家華就是其中一位。

正文:

如果放到今天,像鄒家華這樣,從一個平頭老百姓做到國家副總理,可能會覺得這是人生開掛,但在戰爭年代,鄒家華能有如此傲人的成就,都是靠着自己在戰場上的奮力廝殺,靠着自己對革命主義事業的奉獻換來的,國家副總理的位置,他當之無愧。

不論是在今天,還是在革命時代,鄒家華能從普通人做到副國級幹部,都是非常不容易,他的人生經歷,也算得上是傳奇。

1926年,鄒家華出生於上海,父親郭韜奮是一位革命志士,經常冒死參加一些革命活動,宣傳革命思想,也正是因爲如此,在鄒家華很小的時候,就對革命充滿了熱情。等鄒家華的年紀稍微大一些的時候,就開始和父親一起宣揚革命思想。

上學之後,鄒家華學習非常刻苦,還會利用課餘時間研究家裡的各種機械製品,慢慢地,拆解家裡的機械製品,研究完成之後再組裝起來,成了鄒家華每天必備的功課。他夢想着有一天,自己可以爲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生於戰亂的年代,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誰也不知道意外會在什麼時候到來。鄒家華的父親在執行一次任務的時候,不幸被捕,在獄中更是遭受了非人的折磨,最終導致身體難以承受。被釋放後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父親的去世,對鄒家華來說,打擊是巨大的。但生活還是要繼續,心情平復之後,鄒家華便正式參軍,在戰場上揮灑自己的熱血。那時候,鄒家華還很年輕,他覺得只有親自上戰場殺敵,才能替父報仇,纔是爲革命事業做貢獻。

但對於組織上來說,缺的並不是上戰場打仗的士兵,而是技術型人才。對於像鄒家華這樣不可多得的機械製造方面的人才,領導也是非常重視的,於是便爲他提供了到新四軍建設大學學習的機會。學成之後,鄒家華便步入政壇,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1948年,爲了進一步培養鄒家華,在組織的安排下,他又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深造,主要目的就是學習俄文,學成之後,便遠赴莫斯科深造,主修機械製造。對於鄒家華來說,雖然國外的學習條件艱苦,但他都克服了,而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在莫斯科留學的那段時間,鄒家華還遇到了攜手一生的伴侶,葉楚梅。雖然當時兩人是熱戀中的情侶,但鄒家華並不知道葉楚梅的真實身份,只是覺得這是一個充滿熱情又有格局和理想的姑娘。

直到回國之後,鄒家華才瞭解到原來葉楚梅就是葉劍英元帥的長女。雖然當時的鄒家華身份地位看似和葉楚梅的出身不太匹配,但他卻獲得了葉劍英元帥的認可,並在衆人的祝福下舉辦了婚禮。

婚後兩人的生活十分幸福,鄒家華的事業也蒸蒸日上,投身到祖國的工業事業發展當中,利用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爲工業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初的時候,只是在瀋陽第二機牀廠做普通職員,後來靠着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廠長的位置。可惜的是,特殊時期,鄒家華也受到了波及,一度被下放勞動。

好在特殊時期過去之後,再次得到了國家的重用,從爲地方工業服務,到爲國家工業服務,再到涉足政壇,靠着自己出色的表現,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並於1991年,被任命爲國家副總理,直到2003年,才正式卸任國家副總理。

結語:

雖然是工人出身,但鄒家華始終兢兢業業,不斷學習,最終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實現了自己的抱負,將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如今已經九十五歲高齡的鄒老先生,身體十分健康,閒暇之時除了寫字之外,還會到公園散步,運動,對生活始終保持着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