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原始搞錢的「套路」 都正在AI上重演

所有原始搞錢的「套路」,都正在AI上重演。(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公衆號「聽筒Tech」報導,「AI算命、AI直播、AI培訓、AI炒股……」當村裡的老人都開始討論並學習使用AI時,不同花樣的「AI套路」,正在精準瞄上諸多對AI一知半解,卻求知若渴的羣體。

座標貴州某縣城的70後李姐,最近沈迷於AI算命。通過短影音平臺,她關注了一位「AI算命大師」,9.9元(人民幣,下同)一位,她給全家都算了命,「大師用AI算的,很準。」

但爲了「解運」,李姐又花了299元,「大師算出來我有一劫,但他說他有辦法給我解。」不過,直到李姐的孩子小林發現此事,她才明白自己被套路了。

在00後小林看來,自己母親就是諸多「AI小白」的畫像,「AI浪潮快速來襲後,有很多人,他們通過互聯網接觸AI,但對AI一知半解,這些『AI小白』,正在成爲『AI套路』的受害者。」

實際上,正如小林所言,面對撲面而來的AI浪潮,那些存在信息差的羣體,正在全面淪陷,成爲各種「AI套路」的重災區。

在AI從業者馬少看來,信息差,導致了這一現象的發生,「一邊是存在信息差的羣體,擁有蓬勃不斷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一邊卻是商家打着AI的旗號,不斷收割這些羣體,進行『圈地運動』。」

這些「AI套路」,不僅僅侷限於某一行業,他們席捲各大線上平臺及線下公衆場景,穿着「AI」的外衣,實則進行保險、股票,甚至信貸和保健品的收割。

「彷彿所有原始的搞錢套路,都可以在AI上重新做一遍。」馬少強調,目前來看,這些「AI套路難以監管,或許只能通過市場教育來減少損失。」

越來越多的「AI套路」,正在收割「賽博(cyber)邊緣羣體」。清明假期,回陝西老家祭祖的任強發現,自己返鄉創業的堂哥大任擱置了原來的創業項目,沈迷於學習「AI直播」。

一問才知道,大任跟着網絡上的AI導師,投入了數千元,正在進行「AI直播」的創業,用大任的話來說,「大家都在學習AI直播,再不跟進就晚了。」

據大任透露,他的AI導師在北京,非常資深,有數千名學員,「她自己通過AI直播,每天至少能賺數千元。」

大任甚至去了北京,跟着AI導師現場學習了幾天,在他看來,「收穫頗豐。」

據大任介紹,所謂的「AI直播」培訓,是購買導師指定的「會員」,便可在其指導下,錄製一段影音後,在導師指定的小程序上,自動生成自己的「AI數位人」,並且發佈相關的帶貨影音。

大任透露,AI導師的會員,有三個檔位,「498元是入門會員,還有3600元會員,以及29800元會員。」

其中,498元的會員,僅能生成自己的「AI數位人」,而3600元檔位的會員,導師將提供相關的「增值指導」服務,而29800元檔位的會員,則可以帶貨相關的產品。

最初,大任只是購買了498元級別的會員,在一次又一次的學習後,最終,他購買了該AI導師的3600元級別會員,並開始帶貨導師指定的保健品。

截至目前,大任已經「帶貨」近一個月,但並沒有多少收入,不過大任堅信,自己能夠收回成本,因爲他的AI導師,已經實現了「日入數千」。

在大任看來,即便是「帶貨」不理想,所學習的AI知識,以後也可以自己帶貨。

不僅僅是大任,在臨近北京的河北某縣城,65歲的王老太也成爲了該「AI直播」的3600元檔位會員。

在王老太看來,「AI太火了,不學跟不上時代,這個軟體,在老師的指導下,一鍵就能生成只屬於我們自己的AI數位人,還能夠帶貨,省事省心。」

「3600元,能學到AI知識,還能生成專屬自己的AI數位人,沒什麼吃虧的。」這是大任和王老太的共同想法,實際上,也是諸多接觸「AI直播」培訓用戶的想法。

不僅僅是「AI直播」,DeepSeek爆火時,大任便在網絡上購買過《清華大學DeepSeek使用教程》。

雖然任強告訴過大任,該課程實際上是免費的,但大任表示,「你們能夠接觸到,但我們接觸不到,這個錢花得很值。」

任強則對大任的行爲表示無奈,「勸過了,但他們深信不疑。」

不得不重視的是,「全民AI」後,很多原始搞錢套路,都開始裹上「AI」這個時下正流行的高大上的外衣,逐一重演。

90後娜姐,便是大任的「AI直播」導師,她通過持續在短影音平臺發佈自己利用「AI直播」賺錢的內容,來獲取「粉絲」,「每帶一個學員,就有相應的提成。」

在大任的介紹下,「聽筒Tech」聯繫了娜姐,她極力勸說「聽筒Tech」成爲她的29800元檔位的會員,她告知「聽筒Tech」,成爲29800元檔位會員後,還可以帶學員,通過獲取學員,便能夠賺取更多的收入。

「在這個AI時代,你不學,就落後了。」這是娜姐他們的統一話術,如今,娜姐每週進行數場線下培訓,她的學員已經發展到不同的省份,「大部分都是縣城裡的,很多是寶媽,還有很多本來就做直播的人。」

娜姐說,「別錯過AI這個風口,越早學習,越早賺錢。」

在娜姐的短影音平臺帳號上,「聽筒Tech」看到,她頻繁更新如何利用「AI直播」賺錢的相關內容,且強調自己「教學員AI直播賺錢」、「日入數千」等。

除了「AI賣課」和推銷保健品,「AI算命」也精準地瞄準了這些羣體。

在社交平臺,諸多「AI算命」的相關內容層出不窮,李姐便是通過短影音平臺推薦的「AI算命」相關內容,才被「套路」。

「算命的大師說,9.9元算命,但算出來我命裡有一劫,他能化解,費用是299元。」爲了化解李姐的防備心,大師還給李姐發了他是如何用「AI」給她算命的過程,並告訴她,「這是高科技,很先進的。」

當然,最終,深信不疑的李姐,花299元,爲自己「命中的一劫」買了單。

在李姐的指引下,《聽筒Tech》關注了該大師的社交平臺帳號,發現該帳號有數萬粉絲,其主頁內容封面全部爲「DeepSeek」,數條內容點贊超萬。

在評論區中,不少粉絲留言「算命」,博主均回覆「私(信)」。

實際上,不僅僅是「AI直播」和「AI算命」,利用AI拓客搞錢,被充分應用到不同領域。

直銷,同樣是AI拓客的重災區。

在小紅書,一位名爲「安利網路構建者」的帳號,這樣解釋直銷模式對AI的需求,「無論是影音、音檔還是文案,利用AI不僅每天可以生成十幾條源源不斷的優質內容,還能定位目標受衆,實現精準引流和商業轉化。」

在其他社交平臺,有帳號直接打着「新直銷時代,AI是打造工具」、「傳統直銷將落幕,AI將引領直銷新時代」的頭銜,進行用戶「圈地」。

比如,一位博主分享了將「DeepSeek+直銷」打造AI銷冠的過程。他表示,親眼目睹了AI怎樣將一個猶豫不決的客戶,一步步促成交易並下單,「簡直殺瘋了,銷售邏輯無懈可擊。」

但實際上,該播主依然是在利用AI來吸引用戶邁入這個新的市場。直觀的是,他在筆記的轉發摘要上這樣寫道,「我們有產品,有課程,有工具,評論或私信我,即可瞭解同款工具。」

也即是說,無論是「AI直播」,還是「AI算命」,抑或是其他行業,都正在利用AI去獲取客戶流,然後再進行商業轉化。

種種跡象表明,所有傳統搞錢套路,正在藉助AI,重新演繹一遍。

不僅僅是此前一直備受質疑,雜亂無章、真假難辨的「AI賣課」。今年以來,隨着DeepSeek進一步引爆AI應用市場,保險、保健品、股市、信貸等等,這些傳統行業都在利用AI,來挖掘商機。

實際上,幾乎每一個風口,傳統銷售行業都會利用新的科技技術,來進行獲客。此前,在移動互聯網時代O2O模式正火之時,很多銷售團隊都披着「技術革新」的外衣,進行資本收割。

其實,這本身無可厚非。但在這輪AI革命時代,該類問題卻顯得尤爲重要。

在馬少看來,大任和李姐等「AI小白」用戶,之所以對這些「AI套路」深信不疑,主要的原因在於這些羣體既有對AI求知的渴求,卻又困於信息受限,「巨大的信息差,導致這些羣體對一些披着AI外衣的套路失去了防備心。」

「關鍵是,在AI和短影音等的雙重作用下,造成信息的無差別深入滲透,直接面向超11億網民,尤其是帶動無信息甄別能力的青少年和中老年等『AI小白』羣體,在內容的驅動下造成『衝動消費』。」馬少強調。

這種聚焦效益,在尚未得到有效的監管下,一旦發生規模問題效應,非常嚴重。「尤其是利用AI導流,進行金融信貸和電信詐騙,後果就更不堪設想。」馬少表示。

於此,深圳一位律師告訴「聽筒Tech」,「如果是通過發佈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去獲客,本質上是一種欺詐行爲,可以根據《廣告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追究商家的民事責任。但消費者要提升自我保護意識,理性評估需求,優先選擇公開資源入門。」

上述律師認爲,消費者購買相關課程前,要覈實機構營業執照、師資背景等。一旦碰到此種欺詐,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相關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制定課程分類標準,要求審覈並公示資質證明,推廣公益性教育。

但是,該律師還表示,「雖然有相關法律規定可解決,但問題是維權成本高,大部分人還是選擇默默忍了。」

很顯然,破解AI市場的亂象,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比如,消費者端,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理性看待AI培訓廣告,不盲目跟風購買。而培訓機構,則應誠信經營,提升課程質量,切實履行承諾的服務內容。社交平臺方面,同樣應該對相關內容進行嚴格把控。

「更爲重要的是,監管部門應加大對AI市場監管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機制,明確監管責任和標準。」上述律師直言。

但馬少依然遺憾,畢竟,更多情況下,最終還是消費者爲AI這一輪新的市場教育「買了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