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4M升級多功能偵察模組 重塑北極至中東多戰區佈局
2025年4月19日,今年第2批Su-34戰轟機出廠交付俄國空軍。(UAC)
俄羅斯航空太空軍(VKS)近期將Su-34M戰轟機,擴大用於戰術偵察任務,顯示莫斯科正大幅強化前線情報能力。根據俄國國營軍工集團「俄羅斯技術集團」(Rostec)公告,原本對地攻擊爲主的戰機,已整合多型先進偵察莢艙系統,可靈活執行電子、雷達與光學偵察,並保持打擊能力不減。這項升級不僅有望取代多款老舊偵察機,也可能重塑俄軍在亞太、北極與歐洲多個戰區的情監偵佈局。
軍事觀察(Military Watch)報導,根據Rostec發佈的消息,俄羅斯空天軍已開始派遣Su-34M打擊戰機執行戰術偵察任務。這款戰機配備了3種版本的「Sych」通用偵察莢艙,可進行電子偵察、雷達偵察與光學偵察,並可根據任務需求靈活掛載於機身外部。
雖然外掛莢艙會略微增加飛機的阻力與雷達反射截面,但體積小巧,使戰機能在保持武裝狀態下即時收集情報,兼具攻擊與偵察功能。
Su-34M是目前全球航程最遠的戰術戰機,長達4000公里,可執行大範圍偵察任務,包括北極、太平洋與大西洋等地區。其機身設計也有效降低了正面雷達反射截面,與巡弋飛彈相當。
Su-34自2000年代末開始大量服役,主要用以取代過去廣泛部署的Su-24M戰轟機,而如今偵查配置的Su-34也能接替Su-24MR戰術偵察機。2014年Su-34服役時,俄軍仍有逾130架 Su-24MR在役,若全面轉換,還可大幅延長Su-34的生產線壽命。
此外,Su-34的偵察型號也可能取代Tu-214R與Il-20M等電子與訊號偵察機,甚至部分取代M-55戰略偵察機,也能夠填補2013年MiG-25RB偵察機退役後的空缺。
俄方預期,Su-34的偵察版本將徹底革新其戰術偵察能力,讓這款戰機能在北極、太平洋、東歐與中東等多個戰區發揮全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