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證券:大模型重塑戰局 智能駕駛商業化奇點已至
智通財經APP獲悉,民生證券發佈研報稱,頂層政策區域破冰下責任體系逐漸明晰,智能駕駛技術迭代下可靠性和成熟度趨於L3級別落地標準,新架構量產上車後的技術驗證值得期待;“智駕平權”趨勢確立,高階智能駕駛功能下探至低價格帶構建消費者技術敏感性,智能駕駛車型有望迎來結構性銷量拐點;智駕技術頭部車企在算法、算力、數據三方面構建差異化優勢,有望在技術普惠下浪潮中重塑品牌價值,形成競爭優勢,並帶動智能駕駛行業市場滲透率躍升,智能駕駛行業奇點已至。
民生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智能駕駛已經從技術亮點演變爲車企產品差異化的重要因素和出行服務商業化落地的核心支點
智能駕駛能力逐漸成爲車企塑造品牌溢價、贏得用戶選擇、搶佔市場份額的戰場,其技術深度、迭代速度和落地規模將深刻影響未來競爭格局的形成,決定車企在“軟件定義汽車”的賽場中以何種方式構建持續護城河,也影響着商業模式能否穩步落地成爲新經濟形式。因此,深入研判智能駕駛能力的真實情況進而演進路徑,是預判未來競爭形勢和商業化模式走向的核心。
大模型重構競爭格局,雲車協同算力競賽加劇
以VLA爲代表的技術範式藉助大語言模型的多模態融合與思維鏈推理,整合感知、認知與行動爲一體,在決策可解釋性與長尾場景泛化上取得突破。VLA模型仍需通過世界模型構建動態可推演的虛擬場景與強化學習的獎勵機制閉環雙輪驅動實現升維。AI與物理世界的交互能力仍待突破,進一步內化物理世界的因果機制與時空連續性是算法迭代的長期方向。
大模型的規模化部署正推動雲車協同算力競賽進入白熱化階段,百億參數量級的模型訓練依賴雲端超算集羣支撐,車端芯片算力需同步升級,車雲間需實現毫秒級數據交互,強大算力成爲算法迭代的關鍵。
商業化落地進程提速,規模普及與市場拓展並進
區域試點增加和利好政策驅動L3智能駕駛落地,車企技術不斷升維下緊扣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10-20萬元作爲整車銷量主力,2024年國內搭載高速NOA及城市NOA的車型銷量中10萬-20萬元價格帶車型搭載數量,佔比僅5.0%,“智駕平權”通過將高階智駕功能下放至低價格帶,能夠使大衆消費者真正獲得智駕體驗,提升消費者購車決策中的智駕權重,驅動智能駕駛滲透率增長,引領智能駕駛行業深入發展。
Robotaxi商業化落地在即,或於2026年開始規模化落地,24小時運營和基於算法的智能調度能力驅動規模效應實現,成本和營收優勢將逐步顯現,2030年Robotaxi市場規模將達數千億,具備強大潛力和吸引力。
標的方面
推薦-具備全棧自研能力的車企理想汽車-W(02015)、小鵬汽車-W(09868)、小米集團-W(01810)、自研+三方合作比亞迪(01211)、吉利汽車(00175)、長城汽車(02333)、華爲系賽力斯(601127.SH)、長安汽車(000625.SZ)、上汽集團(600104.SH),建議關注-北汽藍谷(600733.SH)、江淮汽車(600418.SH)。
風險提示
智能駕駛技術發展不及預期,智能化滲透率提升不及預期,智能駕駛商業化進展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