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九芝明日“摘帽”,未來發展能否破業績困局?
近日,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ST九芝)發佈公告稱,公司股票交易於5月6日停牌一天,自5月7日開市起撤銷其他風險警示,證券簡稱變更爲“九芝堂”。“摘帽”雖可喜,但其盈利能力和增長潛力依舊令不少投資者擔憂,2025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其營收、淨利潤雙降,“摘帽”後的九芝堂路在何方?
內控缺陷已完成整改
2024年4月25日,九芝堂發佈公告,因控股股東非經營性佔用資金導致公司2022年年報產生差錯,2023年度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深交所發出“其他風險警示”。當日,九芝堂股票停牌一天,4月26日開市起復牌,股票簡稱由“九芝堂”變更爲“ST九芝”。
最新公告顯示,九芝堂內部控制缺陷已經完成整改。九芝堂表示,目前公司非經營性資金佔用餘額爲零,非公司銀行賬戶內的資金產生的全部收益已轉入公司銀行賬戶。公司進一步強化風險合規意識,加強內控管理,落實各項整改措施,重點開展內控質量專項提升工作,保證公司的內部控制有效運行。
3月28日,九芝堂還披露了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出具的標準無保留意見的《2024年度審計報告》、標準無保留意見的《2024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和《關於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否定意見涉及事項影響已消除的審覈報告》,2023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中否定意見涉及事項的影響已消除。
根據相關規定,九芝堂股票將於2025年5月6日開市起停牌1天,並於2025年5月7日開市起撤銷其他風險警示並恢復交易,證券簡稱將由“ST九芝”變更爲“九芝堂”,證券代碼仍爲“000989”。撤銷其他風險警示後,公司股票交易日的漲跌幅限制由“5%”變更爲“10%”。
業績承壓明顯
資料顯示,九芝堂前身“勞九芝堂藥鋪”,最早可以追溯到清順治七年,即公元1650年。1999年,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次年登陸深交所。
2013年至2015年,九芝堂營收分別爲6.1億元、7.98億元和8.72億元。2015年,友搏藥業董事長李振國以15.03億元購得涌金集團持有的九芝堂28.06%股權,並增發2億多股份注入資產。此後,公司業績高速增長,2016年和2017年分別實現26.74億元和38.37億元營收。
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業績高速增長後,近年來,九芝堂業績承壓明顯。友搏藥業曾承諾,要實現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4.58億元、5.15億元以及5.79億元,最終這三年都踩線過關。承諾期一過,九芝堂業績開始變臉,2018年至2024年,九芝堂淨利潤分別爲3.36億元、1.92億元、2.72億元、2.71億元、3.58億元、2.97億元、2.16億元,除2022年因非經常性損益出現較高增長外,其餘年份九芝堂淨利潤增速均較緩或出現同比下滑。
自2017年起,九芝堂就一直在尋求轉型,公司當年推出裸花紫珠牙膏,比同行晚了小十年踏進大健康領域;同年6月,九芝堂耗資1.99億元增資科信美德,加碼糖尿病生物製藥;2018年又投資約10.11億元增資思迪美科公司,佈局幹細胞賽道。然而,轉型多年後,九芝堂仍在原地徘徊。
2025年一季報顯示,九芝堂實現營業收入爲8.06億元,同比下降25.36%;歸母淨利潤爲1.17億元,同比下降19.40%。對此,九芝堂表示,本報告期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25.36%,主要系公司部分產品銷售較同期下降所致。
核心產品醫保受限
除了原材料價格上漲、市場需求變化外,醫保政策的變化也是導致九芝堂產品銷售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4年12月3日,九芝堂發佈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友搏藥業主要產品疏血通注射液的醫保備註內容有部分調整,由“限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調整爲“限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急性腦梗塞患者”。
九芝堂的核心產品包括疏血通注射液、驢膠補血顆粒、六味地黃丸、安宮牛黃丸等,其中,疏血通注射液是整個公司的“現金奶牛”。
作爲友搏藥業的獨家品種,疏血通注射液主治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據米內網數據,2017年疏血通注射液年銷售額高達37億元,位居全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最暢銷品牌前20名。同一年的醫保目錄調整之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首次對26箇中藥注射劑做了限制,主要包括使用單位級別及使用病症限制,疏血通注射液也在其中。受此影響,2018年九芝堂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8.61%、54.63%,爲31.23億元和3.27億元。不過,疏血通注射液仍在九芝堂營收中佔據較大比重,2024年前三季度,疏血通注射液營收爲4.99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24.18%。而在2024年年報中,九芝堂未披露疏血通注射液的相關營收額。
“摘帽”對九芝堂來說有哪些積極影響?2025年一季度營收、淨利潤雙降,主要是哪些因素導致?針對部分產品銷售下降的情況,公司在產品策略上會有哪些調整?站在“摘帽”的新起點上,公司未來三到五年的整體發展戰略是怎樣的?在業務佈局、市場拓展、業績增長等方面有哪些具體的目標和規劃?針對上述問題,5月6日,新京報記者向九芝堂發去採訪提綱,截至發稿,尚未收到迴應。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