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油改氣」碳排不減反增 環團批臺電1舉動誤導大衆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日前在環境部第3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公聽會指出,目前協和電廠低度運轉,年平均碳排211萬噸,改建燃氣電廠後,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增加623萬噸,是現況3倍。(圖/本報資料照片)

四接爭議吵不停,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日前在環境部第3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公聽會指出,目前協和電廠低度運轉,年平均碳排211萬噸,改建燃氣電廠後,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增加623萬噸,是現況3倍,臺電則強調,燃氣每度碳排放比燃油更低,此說法嚴重誤導大衆。環團9日迴應,協和電廠僅剩3、4號機低度運轉,臺電以4部燃油機組火力全開情境,計算四接減少的碳排跟空污才真正誤導大衆。

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協和1、2號機早在2019年底除役,2020年後只剩3、4號機發電,且受限空污管制規範、設備老舊常需停機檢修、燃料成本高昂等因素,長期低度運轉,四接相關文宣卻以4部燃油機組火力全開情境計算減少的碳排與空污量,纔是真正誤導社會大衆。

她指出,協和電廠近年發電量不高,2020至2023年溫室氣體平均年排放量 211萬噸,改建發電量增爲6倍多的大型燃氣火力電廠後,碳排預估增爲623 萬公噸,即便單位發電碳排減少,總碳排量仍爆增近3倍,將嚴重拖累國家減碳腳步。

蔡雅瀅表示,臺電若真有心減碳,應儘速將原訂去年12月除役的協和3、4號機除役,並放棄高碳排的四接,轉而投入深度節能、再生能源等真正的減碳方案。

基隆市議員陳冠羽回覆,早在初次環評審查已有環委提出協和燃氣機組爲全新機組「理應可以有更低的承諾值」,臺電纔將協和燃氣機組排放強度從0.376削減成0.365,但若環境部訂定2030年的總電力排碳總平均值爲0.319,臺電應先說明此刻「臺電自有」電廠的總排碳係數爲何?

他表示,協和電廠如果能夠轉爲地熱,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將再大幅削減,臺電不能一味和民營電廠購買綠電,將減碳責任外包,忽視國營企業該負擔的減碳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