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坦言今年難減碳10% 環團批協和電廠 碳排不減反增
環境部於7日舉行「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公聽會」,多個環保團體在會前舉行「減排要有真行動,協和除役轉再生」記者會。(杜宜諳攝)
環境部訂定2025年減碳10%目標,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7日於階段管制目標公聽會上坦言,因再生能源發展時程晚了1年,估算到2025年,臺灣減碳約7%到8%,恐無法達到原先目標。環團表示,目標未達標令人遺憾,呼籲比照德國,下一期進度應把上一期未達標的部份補上,並思考對症下藥。
環境部於2024年底公告「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2030年減量目標訂爲28±2%,環境部舉行階段管制目標公聽會蒐集各界意見。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呂冠輝表示,依照聯合國「全球排放差距報告」,2030年必須減量到至少42%,才能實現「巴黎協定」升溫限制1.5°C的目標,可見我國減碳目標仍有差距。
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指出,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政府減碳策略應逐步降低化石燃料使用。政府不該採取「增氣減煤」策略,應透過節能、再生能源等方式,減少依賴進口化石燃料。如協和電廠目前低度運轉、近年碳排平均年排放211萬噸,改建成燃氣電廠後,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增加623萬噸,將爲現況近3倍,碳排不減反增。
經濟部能源署組長廖芳玲迴應,發展再生能源需要時間,轉型過程中,須使用天然氣作爲過渡能源,因其碳排強度比燃煤少一半,以爭取時間完成再生能源布建。
蔡玲儀說,第三期目標爲28%±2%,各部會需要加大減碳力道。目標覈定後半年內,各部會將提出細部方案,2026年實施。
由於臺灣碳排90%來自燃料燃燒,未來將着重降低燃煤使用,同時透過天然氣過渡及增加再生能源比例,以達成減碳目標。
環境部表示,若對第三期階段管制目標草案有意見,各界可於2月10日前至「氣候資訊公開平臺」提供建議,部會將據以迴應並公開,並同提報行政院覈定;各部門將準備啓動第三期溫室氣體減量行動方案研擬及公聽作業,擴大徵求各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