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爲“三江兩湖一河”編制方案 推動水環境治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實習生 王皓珂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記者從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獲悉,四川省今年編制了《四川省“三江兩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設“1+6”方案》(以下簡稱《“1+6”方案》),爲涪江、瓊江、青衣江、瀘沽湖、升鍾湖、赤水河六個流域,推動水環境治理提檔升級、水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四川是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補給區。爲推進美麗四川建設,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地方政府編制了該方案,以“三江兩湖一河”爲抓手,帶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提升。

《“1+6”方案》包括1個總體方案和6個子方案,以美麗河湖建設爲核心,重點突出涪江“三水共治”、瓊江水質穩定達標、青衣江水生態修復、瀘沽湖生態緩衝帶建設、升鍾湖生態價值轉換和赤水河生態資源綠色發展。

《“1+6”方案》明確了24項具體任務。比如對涪江(綿陽段)提出了鞏固改善優良水質、恢復水生態系統健康、提升水資源保障水平、加強生態價值轉化4項任務,對瀘沽湖(四川段)提出了建設環湖生態緩衝帶、修復溼地生態系統、發展生態觀光農業、推進美麗村鎮建設4項任務。

上述方案爲“三江兩湖一河”分別提出建設目標。以瓊江(四川段)爲例,通過治理將實現全域水質持續穩定達標,水質總體達到Ⅱ類標準,建成川渝跨界河流聯防聯治示範標杆和美麗河湖示範樣板。瀘沽湖(四川段)則要完成湖濱生態緩衝帶建設,水質穩定保持Ⅰ類、入湖河流水質總體穩定達到Ⅱ類,成爲高原湖泊保護、生態價值轉化、生態美學與傳統文化傳承的典範。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芮永峰介紹,目前,六大標誌性工程已全面鋪開,部分流域建設成果初顯。未來,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將督導市(州)落實主體責任,拓寬資金渠道,開展科技攻關,加強宣傳,推動河湖治理升級。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