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檢察機關一案例入選 最高檢“珠江流域水環境治理專案”典型案例

近日,記者從曲靖市檢察院獲悉,曲靖市檢察機關“益心護珠源”團隊辦理的《督促整治煤矸石違法堆放破壞林地、耕地公益受損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的“珠江流域水環境治理專案”典型案例。

2024年4月,最高檢決定對珠江流域水環境治理問題一事立案,成立專案組一體化推進案件辦理。曲靖作爲珠江源頭,同時又是雲南最大的產煤基地,採煤和洗煤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固體廢物煤矸石,經“益心爲公志願者”提供線索,曲靖檢察機關發現麒麟、羅平、富源交界處煤矸石違法堆放破壞林地、耕地問題,該線索被最高檢重點督辦。

曲靖“益心護珠源”辦案團隊依託“檢察一體化辦案機制”“跨區域協作機制”,通過無人機航拍、現場勘查、調取行政執法資料、製作詢問筆錄、構建煤矸石監管數字監督模型等方式,航拍圖片1400餘張,合成3個2D模型,固定3個主要煤矸石堆放地點,12個煤矸石堆放地塊,調取梳理11家洗矸廠近3年煤矸石管理臺賬300餘份,查明煤矸石違法堆放事實。

經2輪現場磋商、4次現場督導,兩級院向屬地政府和相關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18件,市、縣、鄉(鎮)3級行政機關23個行政部門協同整改,編制土地和林地修復方案,投入120餘萬元、出動290臺次機械回填土方1.14萬方,補植樹木8570餘株,受損耕地林地復耕復綠。爲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在全市開展“煤矸石治理專項”行動,立辦案件10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1件,追償生態修復費19.77萬元。推動曲靖市能源局制定《曲靖市煤矸石綜合利用工作指南》,會同生態環境、林草等部門開展煤矸石專項整治,排查262個煤矸石點位,聯合執法26件,查處12處煤矸石堆放佔用耕地問題,能源部門約談煤炭選洗企業11家,統一制定下發煤矸石管理臺賬登記表,督促企業做到“一企一案”,制定煤矸石綜合利用方案,完善95個煤礦企業煤矸石管理臺賬,富源、宣威、麒麟、羅平、師宗5個重點產煤縣(市、區)編制《煤矸石綜合利用規劃》;市生態環境局牽頭赴貴州、山西考察煤矸石綜合利用,完善《固體廢物處置實施方案》,推進全市煤矸石綜合治理。

記者 甘仕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