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控制成本爲核心 四川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政府部門搭平臺、找路子,我們和遂寧的30多家‘鄰居’企業做成了生意,區域協作配套,大幅降低了企業成本。”7月10日,在全省優化營商環境現場工作會議上,四川英創力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艾克華有感而發,得益於良好的產業生態,今年上半年,公司產量同比增長44%,出口同比增長43%。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去年4月,四川印發《關於以控制成本爲核心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出臺29條措施,推動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從過去“快辦事”的1.0版,向“控成本”的2.0版轉變。

7月10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現場工作會議在遂寧召開,省直部門代表、21個市州相關負責人出席,交流發言、互學互鑑。一年多來,各地探索出了哪些真招實策?下一步,四川又將如何做優生態,推動營商環境水平持續提升?

助企降本增效,各地亮出實招

“無需企業主動申請,獎補資金直接到賬。”近日,四川天豫興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沒有申請的情況下獲得了一筆10萬元的“免申即享”的獎補資金。這讓企業負責人十分驚喜,“‘免申即享’政策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營商環境的優化。”

“近年來, 一些企業反映惠企政策兌現欠佳、部分市州政策推送渠道較少等問題,這說明企業感受與政府服務還存在溫差。”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強化惠企政策落實是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要內容,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大重點。

聚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各地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探索出了一系列好經驗好做法。

成都建成惠企政策“一碼查詢”平臺,實現全市3000餘項政策集中展現、便捷查詢、智能問答;開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改革,1—6月全市兌現惠企資金超50億元。

綿陽深化“政策找企業”全生命週期工作機制,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零材料、零審批、秒到賬”,今年以來兌付惠企政策資金4.2億元。

遂寧縱深推進“小切口、微改革”,印發“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清單”655項,發佈“產業發展政策清單”131項,精準推送並兌現助企紓困資金1.43億元。

既要打造便捷優質的政務環境“減”制度性交易成本,還要配置高效的要素環境“減”生產經營成本。根據近年來四川省營商環境評價、12345涉企熱線、省工商聯等渠道收集的企業反饋,降本減負是企業最關心的話題。

去年4月四川出臺的《關於以控制成本爲核心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就圍繞企業關心的人、財、物、水、電、氣等要素環境,給出“真金白銀”的支持。

各地各部門也在積極探索。巴中聚焦企業最關心、感受最直接的環節,組建水、電、氣“精算師”團隊110餘支,“一對一”入企開展節能診斷,3月以來,累計爲企業降低成本2500餘萬元。同時,通過建設物流園區、信息平臺、組建物流集團等方式,物流綜合成本同比降低15%以上。

針對用工穩工難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建立就業服務專員面向企業“一對一”服務機制,今年上半年,幫助1萬餘家重點企業解決用工19.97萬人次。

降低企業四大成本,持續提升營商環境水平

“遂寧安居區的工廠在大工業基礎氣價的基礎上享受0.05元/立方米的用氣優惠,預計節約天然氣用氣成本150萬元。”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熊萬渝說,如果能推動天然氣由轉供改直供,安居工廠每年成本還可以再降低約2000萬元。

爲何降成本如此重要?

當前,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內卷式”競爭嚴重,企業增產不增利問題突出。 “以鋰電行業爲例,目前碳酸鋰價格已跌至6.4萬元/噸,不到歷史高價的兩成,企業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熊萬渝說,降下來的成本就是企業的利潤。

降成本如何能更進一步?當天的會議作出安排部署,從用能、融資、物流、用工四大方面入手,千方百計降低企業成本。

“在用氣方面,繼續優化供應方式,支持工業大用戶直供天然氣,減少輸配環節。”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價方面,將落實新能源上網電價改革,推動新能源全面進入電力市場,增加電源側低成本供電量。同時開展重點企業現場能效診斷服務,探索開展綠電直連和優化綠電交易,加快實施算電融合示範項目,支持盆地內發展與重點工商業用戶精準匹配的集中式光伏項目,積極開發負荷中心地區分佈式光伏,多措並舉滿足企業綠電需求。

針對企業融資難問題,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將會同有關部門紮實推進民營企業融資難題破解深化行動,加強企業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升級推廣“民企首貸通”,以融資增信、風險分擔爲重點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創新金融產品。同時,積極探索供應鏈融資脫核模式,規範應收賬款電子憑證業務,支持民營中小微企業開展訂單貸款、倉單質押貸款等業務。

一流的政務、法治、創新環境是企業形成良好預期的重要支撐。隨着“控成本”初見成效,營商環境還要向“優生態”的3.0版升級。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維度,營商環境綜合性政策清單、“小切口”改革創新舉措清單、交辦問題清單“三張清單”,常態化監測和評價各地各部門營商環境工作,紮實推動問題整改和優化提升,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川觀新聞記者 史曉露 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