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症 高血壓危險因子
研究顯示,血壓每上升5-10mmHg,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10-20%。(王家瑜攝)
(太陽星提供)
心血管疾病年奪走6萬條國人性命,其中「高血壓」堪稱頭號推手,而「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已被證實爲引發高血壓的重大獨立危險因子,顯示OSA不只影響精神與公共安全,更嚴重威脅健康。醫師提醒,美國心臟協會(AHA)也已於2022年將「良好睡眠」納入心血管健康八大要素,凸顯睡眠與心血管健康的密切關聯。
亞東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倬漢醫師指出,高血壓是許多疾病的起源,有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和先天遺傳、家族史有關,後者則受後天因素影響;其中,OSA是造成「繼發性高血壓」的重大獨立危險因子,控制好OSA,就有機會預防、甚至逆轉高血壓。
林倬漢曾收治一名50多歲的女性,儘管身材纖瘦、BMI標準,無家族史,卻需長期服用兩種以上藥物來控制血壓,某次就醫確診重度OSA;經妥善治療、改善,血壓漸漸變得穩定,顯示及早揪出並治療OSA,對血壓管理影響深遠。
研究顯示,血壓每上升5-10 mmHg,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10-20%,林倬漢表示,正常人睡眠時,血壓會比日間降低至少10%,但OSA患者夜間血壓往往降不下來,甚至反而升高,久了自然影響身體健康。
然而,臨牀上常見對OSA的錯誤認知,林倬漢指出,其一是認爲「沒打呼」就不是OSA,事實是「並非所有患者都會打呼」,只要白天嗜睡、怎麼都睡不飽,就應提高警覺。其二是認爲肥胖纔會罹患OSA,但體重正常仍可能因上呼吸道狹窄塌陷而罹病。
林倬漢強調,OSA的確診與治療不能只憑體型或打呼來判斷,應透過完整的醫學評估,如今檢測方式也更加便利,臨牀上已有免過夜、僅需10分鐘的「超音波智慧睡眠檢測」,由外而內評估上呼吸道狀況,可作爲快速篩檢工具,透過專業醫師評估與治療,纔能有效預防與控制高血壓,降低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風險。
(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