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率攤牌 政府三大誤判 與臺積握手言歡不代表對臺友好

美國川普政府祭出核彈級關稅,臺灣不僅未能倖免,甚至成了重災區。路透

美國川普政府祭出核彈級關稅,臺灣不僅未能倖免,甚至成了重災區,行政院強調將與美國嚴正交涉。然而政府歷經多日沙盤推演,行政院長卓榮泰在對等關稅揭曉前更要大家安心,如今對等關稅攤牌,政府顯然有三大誤判。

在美國宣佈對等關稅前夕,政院人士強調,各種稅率、情境皆有評估、分析,卓揆更在社羣平臺臉書上喊話,要產業放心、國人安心,交給行政團隊,並說昨日就會告訴大家各個因應面向和策略,但顯然,美國對等關稅超越行政團隊想像。

行政院對於出乎意料的高關稅,昨(3)日透過新聞稿、社羣平臺表達出強烈不合理與高度遺憾。但熟悉經貿談判人士坦言,此次卓內閣輕忽了美國總統川普決心,出現了三大誤判:與臺積電(2330)握手言歡,不代表對臺友好;國會支持臺美友好,不代表川普同意;拜登時代的臺美榮景,不代表川普照單全收。

首先,川普在競選期間,就已頻頻發表關稅政策,當選後也陸續對加墨有所動作,且對臺灣有竊走半導體、晶片生意等不友善言論,這時候就應該有所應對,原本就沒有樂觀本錢。

即便川普在3月3日與臺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握手言歡,然而以川普的商人性格,分明只是「在商言商」,稱讚臺積電、對臺積電發言軟化,不代表就會「愛屋及烏」,臺灣被課以32%高關稅,就是重要的警訊。

其次,美國參衆議員近年頻頻訪臺,也不斷髮表支持臺美關係正向發展的立場,但這些領袖議員支持臺灣,並不代表川普政府會認同過去幾年的臺美政策或對話內容,即便國會仍不改變「友臺」立場,但很明顯,現在美國國會對於川普政府推動的新政仍束手無策。

最後,美國前總統拜登時期與臺灣建立許多「臺美友好」的重大進展,與美國行政部門、國會也建立溝通管道與支持推動雙邊互惠的法案,例如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臺美科技合作對話(STC-D)、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美臺雙重課稅快速減免法案等,確實是「臺美關係史上最好的時刻」。

然而人走茶涼,過去臺美密切互動的榮景,雖不至於一夕之間蕩然無存,但也顯然,川普政府未必埋單,賴政府在此時此刻,是該重新思考臺美互動的新戰略了。